冼夫人纪念公园圣母殿冼夫人像(谢明供图)
冼夫人,古高凉人,现阳江人,也可能是今粤西、恩平一带人。梳理阳江历史,回避不了冼夫人是不是阳江人问题。
冼夫人生存于512——602年,而《谯国夫人传》曰:“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她经历了梁、陈、隋三个朝代。
冼夫人冯盎将军纪念馆(谢明供图)
《民国阳江志》“沿革”载:“梁改安宁县为高凉县。”也就是,高凉县在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撤销后,于南朝的梁又设立了。而梁朝存在时间为公元207——557年,正是冼夫人存活时期。
《民国阳江志》“沿革”载:“《陈书》无志,《隋书》于高凉、杜陵、宋康、齐安、永宁诸郡县俱云平陈郡废,则陈时仍有诸郡县可知。”也就是说陈朝仍有高凉郡、高凉县。而陈朝存在时间为公元557——589年,正是冼夫人存活时期。
阳春市冼夫人纪念馆(谢明供图)
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显示:她父辈生活的齐朝,高凉郡治在阳江,她存活的梁朝,高州州治、高凉郡治在阳江,她存活的陈朝,高州州治在阳江,她最后生活的隋朝,高凉郡冶和高凉县治在阳江。历史上的高凉县治、高凉郡治一直在阳江,直到高凉县、高凉郡撤销。而与之相关的高州,最早设于南朝梁朝大通元年(527),陈朝亦存在,州治皆在阳江。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06)废高州。至唐朝,阳江设恩州,现在高州市设高州。
这段历史表明,高凉县治、高凉郡治从不在现在的高州,隋朝以前的高州州治也不在现在的高州。也就是说冼夫人存活的时候,高凉县治、高凉郡治、高州州治都不在现在的高州。
而《谯国夫人》曰:“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这里的高凉,无论是指高凉县还是高凉郡,其县治、郡治都在今阳江。因此说她是阳江人是正确的。但得不出这样的结论:她不可能是阳江之外的粤西、恩平一带人。
因为一:《谯国夫人传》的“高凉”,是指高凉县还是指高凉郡,学界有争论。如果此传的“高凉”指高凉县,冼夫人存活的梁朝、陈、隋三朝高凉县,其管辖范围就在现在的阳江范围内,说她是阳江人,非他地人,观点是成立的。因为二:如果此传的“高凉”指高凉郡,冼夫人的父辈存活时的齐朝、她存活的梁朝、陈朝、隋朝,高凉郡管辖范围包括粤西、恩平一带,这些地方是她故乡也是可能的。
电白县发现有冼夫人墓,便认为冼夫人是电白人,而非他地人;高州市以冼夫人庙多、文物多,把现在的高州等同于冼夫人时的高州,便认为是高州人,而非他地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今高州冼夫人庙多,也与冼夫人后人自唐代之后主要生活在高州有关。
八甲镇龙云山冼夫人文化纪念馆(谢明供图)
我们的结论是:如果“高凉冼氏之女也”的高凉指高凉县,冼夫人是阳江人,非他地人观点成立。如果高凉指高凉郡,那就是冼夫人是古高凉郡,今粤西、恩平一带人。
不管她出生在哪里,但是她存活时候,高凉郡冶在阳江,她的主要施政地肯定在阳江。《谯国夫人》载:“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可证。
不管她故乡在哪里,古高凉郡今粤西、恩平一带都是她冼氏家族的辖地。“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可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