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增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保险资金运用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民生建设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
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下称“广东国寿”)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行适老化建设,服务“新市民”普惠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寿险业独特的优势,用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
助力“健康中国” 完善医疗保险“产品+服务”
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大爱无疆”的服务专窗,工作人员小吴一天能接待数十名咨询“大爱无疆”投保和理赔相关事项的患者或家属,“其中很多是罹患乳腺癌、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这些病的治疗负担对普通家庭来说很沉重。”小吴表示。
而一张“大爱无疆”保单,则给了身患白血病的珠海女孩小冰一家带来了强大的与病魔抗争到底的信心。小冰2019年被医院确诊患上急性白血病时才10岁。高达188.3万元的治疗费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无异是天文数字。幸运的是,此前家长为她投保了一份珠海市附加补充医疗保险“大爱无疆”。在通过基本医保和补充医保报销了74.9万元后,这张190元的保单再为小冰一家减轻了77.2万元的治疗费负担。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院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张红雨表示,“大爱无疆”推出后,帮助了不少癌症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最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技术,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避免患者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规范化抗肿瘤治疗。
“大爱无疆”项目是广东国寿近年来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一道缩影。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总裁助理、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刘月进表示,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响应政府促进全面健康的号召,助力广东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广东国寿已承办了全省10个地市、104个县区大病保险项目,为3441万城乡居民提供超过13万亿元保障。
2021年11月,中国人寿广州市分公司白云支公司销售队伍前往白云光明村宣传推广“穗岁康”。广东国寿供图
自2019年以来,广东国寿先后承办广州、珠海、韶关、中山等10个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参保超1000万人,提供27万亿元风险保障。广东国寿还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试点及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广州长期护理保险委托经办服务项目为383万参保人提供鉴定评估和待遇经办服务;还在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7个地市累计承办25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
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商业医疗保险也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年近四十岁的包先生是家庭的“顶梁柱”,突然被诊断患有“急性原始NK细胞白血病”,住院期间及后续化疗治疗共花费125万余元,其中医保基金和大病基金支付合计55万余元,但个人自付部分仍高达69万余元。
幸运的是,2017年起,包先生加入了“康悦+保险计划”,投保了国寿福终身寿险(至尊版),附加重疾、轻症豁免、投保人重疾豁免、长期意外伤害保险险种,并投保了国寿如E康悦百万医疗保险(A款)。在接到包先生首次报案后,广东国寿在其住院期间即赔付重大疾病保险金20万元,同时豁免其为家属投保的保险后期保费合计16.65万元。包先生出院后,累计赔付康悦医疗保险金68.47万元,康悦恶性肿瘤住院津贴4.18万元,医疗实际自付0元,切切实实为他报销了所有的医疗费用。
近三年,广东国寿累计为448万人办理保险理赔,共计赔付134亿元。其中,为1.7万个家庭带去了9亿元国寿福理赔金,为5.8万个家庭带去了5.8亿元康悦理赔金。2022年,中国人寿还推出了国寿尊享福、惠享福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国寿爱意康悦医疗保险系列产品。广东国寿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大力整合健康管理、养老、医疗和护理等多方面资源,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影响力。
倡行“智慧助老” 护航幸福晚年
2021年5月,在茂名市茂南区十万七村党群服务中心,中国人寿茂名分公司的业务骨干们走进田间地头,为村里老人们培训如何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手把手指导,他们通俗易懂地向老人们讲解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智能手机应用,如微信语音和视频、粤康码使用等,参加活动的李奶奶当天就学会了如何用微信跟远方的儿子语音聊天。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近年来,广东国寿针对老年客户高频服务场景,聚焦老年客户在金融领域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多渠道、多触点、多方面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倡行“智慧助老”,为老年客户提供“暖心、舒心、顺心”的适老化服务。
2022年7月,患者家属正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大爱无疆”服务专窗咨询相关业务。石磊 摄
通过“政策保险服务专员”在全省范围内的社区(村)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围绕智能产品使用、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网格金融知识普及等,广东国寿各分支机构2021年在全省各地市累计举办超3400场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每个地市达50场以上。
走近广东国寿广州旗舰柜面,老花镜、助听器、轮椅、常备有适量心脑血管应急药物的便民健康药箱等物品一应俱全,更有防骗标识牌,防范非法集资诈骗等宣传折页免费发放。中国人寿广州市分公司总经理张延国告诉笔者,这些都是广东国寿为了打造“畅无阻”柜面,帮助老年人体验优质保险服务所做的积极行动。
在一线服务柜面,广东国寿开通了老龄客户专属服务通道,为其提供“优先叫号”服务,免等待业务办理;并根据需要,享受一对一专属陪同。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如需办理保单相关业务,优先安排服务人员提供专属上门服务。
考虑到老年客群出行困难的问题,中国人寿还打破时空限制,构筑高效简捷的场景化服务流程,把智能客服送到身边。同时为着力解决老年人群体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困难,中国人寿依托科技赋能,创新上线寿险APP尊老模式,让老年客户搭上智能化的快车。同时,还为每名老年客户提供1对1专属服务经理,实时咨询、在线答疑、定制服务,遇到保单问题、险种咨询、保障分析等,仅需一键点击,即时对接快速处理。
近年来,中国人寿还推出了“互联网+健康”的新模式,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对老年人群体推出免疫力提升专项活动,定制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主题活动及服务。例如在中国人寿寿险APP中的“智慧养老”专区专项解读养老知识:开辟“免疫力提升”专栏,形成“直播跟练正当时、名医讲堂在线看、健身锻炼全天候、视频课程随心学、健康知识名医说”五位一体的新型养生健身形式,帮助老年客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打造健康体魄。
履行国企重任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2021年10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助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以服务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重点,结合大湾区建设特点,服务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积极完善并融入跨境金融业务协同发展,努力推进跨境医疗保险、重疾保险发展,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建设。
为加快推进服务大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广东国寿成立了大湾区创新部,推进产品研发、管理,跨境保险服务、市场研究及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大湾区保险市场研究和服务创新。截至目前,已开发了4款湾区专属产品,承保客户1454人次,提供风险保障6.8亿元;先行试点“国寿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保险”跨境服务,探索开展跨境保险服务合作;推进“险资入粤”,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在大湾区的存量投资规模超3600亿元。目前集团在粤投资存量超4000亿元(寿险公司超3000亿元)。其中,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向广州基金、广州开发基金出资170亿元;投资广州城投项目80亿元,国寿越秀信托计划67亿元,投资项目包括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及产业园区等;广连高速项目计划59亿元,作为大湾区重要的北上通道,该项目撬动总投资近400亿元,有效促进大湾区及粤湘跨省互联;肇庆国道321项目出资25亿元。设立广州科创产业基金,总规模约50亿元,以“数字经济”为投资主线,聚焦新能源、TMT、先进制造等科技创新行业进行股权投资。在粤绿色投资237亿元(不含深圳134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广东国寿已为28个集团战略企业客户提供超300亿元风险保障;累计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保单借款131万笔,提供328亿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困难;支持广东“两新一重”、战略性、绿色产业发展,推进中国人寿南方金融中心大厦建设项目及集团在粤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在加强新市民普惠保险服务方面,广东国寿持续加大新市民群体的保障力度。扎实推动“国寿鑫享宝”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销售,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保障;上市“国寿新业态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4款新市民专属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产品。
自2022年开始,在广州市医疗保障局的指导下,“穗岁康”在原有待遇基础上,通过“四大升级”进一步完善其保障待遇和服务,强化户籍市民全覆盖、新业态从业人员广支撑。“穗岁康”允许非广州户籍(持有居住证满2年人员)的新市民群体参保,累计已参保9.3万人;同时持续加强社会特殊贡献人群保障力度。
深耕保险服务多年,目前,广东国寿下辖20家地市分公司,1145家县及以下分支机构,员工近5800人。同时公司还拥有6万余名专业的销售服务人员,将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温暖的服务。
一线案例:“穗岁康”带来新希望
“感恩‘穗岁康’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年近40岁的陈女士,讲述了她丈夫突发脑出血后“穗岁康”赔付的过程。
今年3月,陈女士的丈夫突发脑出血,因为丈夫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医保冻结不能使用,所有费用都需自费。好在她在2021年底为丈夫续保了“穗岁康”。5月,“穗岁康”合署办公室受理了陈女士为其丈夫提交的“穗岁康”零星报销申请。因为2022年度“穗岁康”调整了赔付条件,只要参保时符合参保条件,在保险期间即便是医保停缴,也可以按医保折算后进行“穗岁康”结算。今年她丈夫两次住院,“穗岁康”一共为其报销了7.5万元,极大减轻了她的家庭负担。
广州孩子小可一家也是“穗岁康”的受益人群。2021年,9岁的小可家迎来了等待多年的好消息。在小可1岁时,父母就发现了她和别的孩子的不同——“不会踢腿、独坐不稳、动作无力”,经过诊断,小可被确认为“脊髓型肌萎缩症(SMA)II型”,属于罕见的疾病。3岁后,小可仍然行走不稳,容易乏力、摔倒。虽然当时没有可治疗这一疾病的药物,但小可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他们为小可量身定制了多种康复训练,延缓孩子仅有的运动功能的衰退。
在小可7岁那年,治疗这一罕见病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终于有了新进展。这个消息让小可的父母重燃了希望。“但当时近70万元一支的天价药费,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砸锅卖铁也承担不了。”小可的父亲表示。
2020年底,广州推出“穗岁康”这一新型普惠型商业补充健康保险,这让小可一家看到了曙光,在反复确认“穗岁康”的保障范围后,2020年12月,他们给全家人投保了2021年度的“穗岁康”。2021年3月,小可终于用上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当时药价已降至55万元,减去免赔额,通过一站式结算,‘穗岁康’在医院直接报销七成37.24万元,只需支付17.76万元给医院就行了。“随着现在药品价格的进一步降低,期待未来我的孩子可以逐渐康复,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小可父亲说。
广州国寿客户经理谭洁梅表示,2021年她已经向638位客户送去了“穗岁康”保障服务,成为广州第一推广专员,特别是帮助到了一些过往买不了保险或者年纪较大的客户开通了“穗岁康”,解决客户“买保险难”问题。
“穗岁康”是经广州市政府同意、由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指导的广州市民专属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健康保险,由政府部门统一保费标准、待遇标准和保障范围,广东国寿首席承保。“穗岁康”对参保人不限既往症、不限年龄参保理赔,自费药品不限病种范围、不限药品品种报销,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保商业保险的门槛,成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创新和探索。
数读
●自2019年以来,广东国寿先后承办广州、珠海、韶关、惠州、江门、中山等10个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参保超1000万人,提供27万亿元风险保障。
●广东国寿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试点及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广州长期护理保险委托经办服务项目为383万参保人提供鉴定评估和待遇经办服务;还在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7个地市累计承办25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
●通过“政策保险服务专员”,广东国寿在全省范围内的社区(村)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围绕智能产品使用、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等,各分支机构2021年在全省各地市累计举办超3400场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每个地市达50场以上。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广东国寿已为28个集团战略企业客户提供超300亿元风险保障;累计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保单借款131万笔,提供328亿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困难;支持广东“两新一重”、战略性、绿色产业发展,推进中国人寿南方金融中心大厦建设项目及集团在粤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撰文】周美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