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何以“领湾向未来” ?知名专家学者来献策

南方日报

宝安的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接力跑。  

在时代使命的召唤下,在深圳特区建立42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宝安举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向世界发出了“领湾向未来”的宝安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宝安在黄金内湾中的角色有什么新变化?如何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协同共赢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深圳和大湾区?各位专家学者就此共同探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副院长王泽坚

宝安是大湾区都市圈里的

“实力派”

近年来,有关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建设的新动向,备受舆论瞩目。广州南沙自贸片区、东莞滨海湾新区、珠海高新区(唐家湾)、中山翠亨新区,四个环珠江口城市的临湾片区先后发布专门的城市规划。“沿着湾区提前谋划部署,符合大湾区的发展规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说。  

8月26日,宝安发布“一带两心四片”重大空间发展战略。王泽坚认为,这是一次崭新且有魄力的尝试,“深圳已经从特区时代迈向湾区时代,而宝安守在珠江口,也从特区边缘的追随者,一跃成为湾区核心的引领者。”  

在王泽坚看来,宝安是大湾区都市圈里的实力派。机场、港口、会展中心、高铁枢纽、跨江通道,众多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汇聚于此。“这些资源不只服务宝安,也不只服务深圳,它们辐射整个大湾区。”他表示,在大湾区建设、前海扩容等多重利好的背景下,宝安总结自身优势,提出提纲挈领的成长思路,体现了先进的理念与奋进的品质。  

今年1月,宝安区委确立“422133”工作总框架,而本次发布的空间发展战略,则是落实工作框架的举措。王泽坚表示,空间发展战略组合了土地统筹、城市更新等多种手段,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这样既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的诉求,同时也能精准匹配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一带两心四片”的战略一共涉及九个片区,围绕机场、会展中心以及宝安北部作了重点规划。王泽坚认为,该规划圈出重点地区,显露宝安对城市生长脉络的深思熟虑,“找到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支点,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是深圳多次强调的施政方针。而纵观宝安的重大空间发展战略,保障工业空间是重中之重,在四个片区针对国土资源和产业结构发力。王泽坚谈到,宝安拥有深圳主要的增量空间,而获取增量的手段,便是连片的土地整备:“现代工业对厂房的要求高,对土地的需求大,大家将零星的地都拿出来,给企业盖高标准厂房,留住它们。规划中的四大先进制造业片区,将夯实宝安区甚至深圳市的‘高精尖’产业根基,成为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王泽坚呼吁,深圳应该倾全市之力打造湾区的核心区,给宝安配置更多资源。“宝安是大前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安国际机场和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转换的地方,是湾区对外的窗口。”他说,“支持如此能级的发展引擎,需要全市一盘棋,有针对性地释放资源。”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黄卫东

宝安要成为让人安心暖心的

幸福城区  

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以来,深圳铸就了非凡的经济奇迹,宝安也积累了深厚的制造业功底。“我们过去建设城市,往往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卫东表示,“今天的城市要关注人的需求,加强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服务能级,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他从宝安最新发布的重大空间发展战略,看出补足短板的努力。  

“一带两心四片”的规划,强调要发展宝安中心区和位于宝安北部的西部城市中心,并将在这两个人口集聚区域加强城市服务供给,这引起了黄卫东的注意。“今天的都市经济活动都是跟着人走的,人又因良好的城市服务和环境选择城市。宝安作为工业强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让城区更适合人居,更适合就业创业,未来会集聚更多的人才,焕发更多的可能性,能更好地成为大湾区发展的强劲引擎。”  

黄卫东还借用今年深港双年展的主题“城市生息”,建议宝安关注三个问题。

其一是人的生息。吸引人才、实现产业升级,战略愿景离不开对人的关照。他建议,宝安要下大力气提升都市化水平,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我们得有各种个性化的消费场所,喝咖啡的地方,有小剧场、精致的美术馆。除了城市中心,在其他城区包括工业园区也应设置更多便利的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其二是绿色生息。宝安是一个山海城区,有铁仔山、凤凰山、铁岗水库、石岩湖等生态绿色山水资源,多条山海连城的绿色廊道,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当中的价值洼地,“绿色廊道周边小型的产业园区,生活社区价值不可低估。”他建议宝安区要高度重视这一生态资源的战略价值,注入科技创新要素,叠加优良的服务供给,激发“不可估量”的新经济潜能。  

其三是文化生息。宝安有大量文化历史遗存。“宝安文化遗存丰富,保护意识很好,城市对保留文化遗存也有向往和需求。”他建议,宝安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遗存系统地整合,未来通过活化加强宝安的文化密度,将宝安打造成为一个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湾区东岸的文化中心。  

黄卫东表示,未来大湾区东西两岸的城市发展模式,也许不再是高强度的开发,大规模地兴建高楼大厦,而是装上绿色的发展引擎,强调与生态人文的有机结合。“我期待宝安既保持强劲的经济动力,又蝶变成让年轻人、让科技人才更加安心暖心的幸福城区。”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员张宇星

 连接作用 

是宝安在湾区中的核心竞争力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大湾区从前期的规划进入开始落地的阶段。宝安的角色迎来巨大转变,发布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是一次集中发力。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城工作室(ARCity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张宇星评述道:“在新的形势下,宝安的战略是一种声音,阐述深圳如何以更加实际的态度为大湾区赋能。”  

在张宇星眼中,宝安是整个大湾区核心走廊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因为它毗邻珠江,占据大湾区的前沿地带,地理区位让它直接连接东西两岸。“这个前沿地带是别的城市、别的区域无法替代的。”据此,他提出新思路:宝安应该做湾区里的媒介,与所有区域和要素发生联系,连接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腹地,“我认为这是宝安的最大价值。”  

这个媒介该如何打造?张宇星提炼一个关键词:服务,做好现代服务业,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人。  

在宝安“一带两心四片”的战略中,有相当笔墨着眼于现代服务业,在环机场东片区规划三个总部集群,在一南一北分设两个城市中心:“这相当于宝安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主动策划自己在前海、在大湾区里面的角色和地位,打造新的服务业中心。”张宇星说。  

有土地,还得有企业。企业是城市必须服务的利益主体。近年来,宝安推出一系列土地整备、产业上楼等提质增效政策,值得肯定。“为什么宝安有这么多企业在这儿发展?因为宝安的欢迎和包容,这就是宝安最大的优势。”他说。产业上楼的特色是高密度使用土地,极大扩充宝安产业空间,显著提升竞争力。  

有企业,还得有人;而有人,必有消费。近两年,高端零售、新消费业态如雨后春笋般从深圳冒出。张宇星表示,宝安具备优良的交通条件,庞大的年轻人口在此就业创业、生活居住,足以孕育新一代消费行业,“要连着制造业、产业升级,同步把消费升级做好。”年轻人的消费生活方式,对宝安未来的产业转型至关重要,需要密切关注。他举例宝安中心区分析道:“把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做好,很快就能把人吸引过来。”  

消费行业的茁壮成长,是宝安重大空间战略顺利实施的要点。此次规划专门提出,要在宝安中心区促进消费升级,打造最有烟火气的综合功能带。“我们需要多一些消费中心、有特色的商业聚集地,甚至消费走廊。”张宇星说,“宝安北部也应注重培育消费业态。”  

潮起湾区,乘风破浪。张宇星希冀,宝安地处宝湾之中,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大的胸怀服务前海和大湾区。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

研究员宋丁

 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 

带将发挥“乘数效应”  

在本次发布的重大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宝安首次提出打造“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带”,是宝安引领湾区发展的空间战略,这也引起了各位专家的热议。  

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看来,机场位于大都市圈的中心地带,城区也以机场为核心进行产业布局,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也极有前瞻性。  

宋丁认为,大湾区的诞生让宝安进入核心区位,也让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为核心区位的唯一机场。由于宝安机场与入海口相连,对产业和城市空间扩展影响较少,不需迁建的宝安机场,其价值将在未来进一步迸发。  

当前,宝安机场已经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客货运量位居国内第三,机场东侧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地铁、普通公路“六位一体”的综合枢纽,宝安形成了大交通基本盘。  

但机场南北两侧的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海洋新城、高科技产业园区等重大资源要素并没有真正串联起来。在宋丁看来,宝安打造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带,就是要将各种资源串联成珠,依托世界级会展中心、空港,吸引湾区乃至世界的先进制造业、科技服务业企业总部落户,发挥乘数效应。  

湾区竞合的前提是联通。身处黄金内湾核心区域的宝安,拥有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联络体系,有先天条件推动湾区各区域“对流”。“随着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带的建设,宝安将成为湾区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资源积聚的首选之地,将为大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宋丁说。  

在这个基础上,宋丁认为“宝安机场已经成为大湾区的灵魂机场,重要性高于其他机场”。  

与此同时,宋丁指出,在黄金内湾核心区域围绕机场进行布局是一个重大工程,不能单靠宝安来完成,必须得到广东甚至国家的进一步关注。  

宋丁表示:“下一步,可以以大湾区的名义提出环机场枢纽建设规划,得到更高级别的投资支持与政策扶持,这是黄金内湾良性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40多年来,宝安的空间价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宋丁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提出,以及前海“扩区”,宝安将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宝安的潜力太大了,城区与产业的发展空间无上限”。  

对此,宋丁寄语:“请问宝安,你准备好成为大湾区发展的领军者了吗?”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执行院长宋聚生

 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 

要当湾区科创要素承载基地  

此次宝安区发布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据了解,其位于全球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东,是深圳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之一,规划用地14.2平方公里,其中6.4平方公里位于前海合作区范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执行院长宋聚生认为,当前香港提出要发展高增值的先进制造业,推动再工业化,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能成为湾区科创要素的转化和应用研发基地,承载深港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深港深度融合。  

宋聚生解释道,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提到,目前全球已形成由高校牵头的科技创新链条包括:科研—研发—量产—市场。而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正是聚焦于研发阶段。  

宝安缺乏高校,科研环节欠缺。但随着多所高校在深圳落地,深圳与香港的科研合作越来越多,未来会有更多单项的突破性科研成果产出。在宋聚生看来:“在产品研发以及落地的过程中,宝安应主动谋划,主动对接科研合作单位、高校联盟单位,把其单项、专项科研成果与研发对接。”  

“研发的主体在企业,宝安的优势在于拥有超过5万家制造业企业和67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宋聚生认为,背靠宝安这个巨大的企业资源池,如果能与科研合作高效对接,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有足够的能力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与此同时,由于靠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宋聚生指出,深港先进交易合作区有利于承接落地对港合作项目,让香港的技术、创意可以在宝安迅速落地生产,推动实现深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就业能吸引人才,但生活与环境能留下人才。宋聚生表示,目前深港合作中,西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有“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有“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深港全方位合作的新一轮格局正悄然兴起。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要积极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善软硬件配套,让更多与宝安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来到宝安,留在宝安,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  

“宝安主动抓住了时机,周边更多的片区已经明确了定位。”宋聚生表示,未来宝安要与周边片区形成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深入推动产学研制等相关合作,承担黄金内湾支撑点的作用,“宝安未来一定能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活的高质量发展健康城区”。

【撰文】李嘉耀 苏国锐  


点击进入特别报道>>

南方日报头版

深圳宝安:构建空间新格局,塑造湾区“新轴线”

特1

领湾向未来!宝安有宝地,逐梦正当时

特2-3

“一带两心四片”绘崭新宝安 “领湾而行”向未来进发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监制】林焕辉  

【策划】甘雪明  

【采写统筹】崔洁  

【编辑统筹】谭亦芳 陈鸿  

【版式统筹】黄红鹰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