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有‘北乔峰南慕容’一说,在大米界,也有‘北五常南丝苗’的美誉。”日前,得知村里种植的优质大米“大山岗牌丝苗米”登上了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榜,汕尾市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党委第一书记、深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骆胜刚难掩内心的喜悦。
位列全国十大优质香米水稻品种之列的“丝苗米”,凭借米饭食味好、外观优的特点,广受群众青睐。而与传统高端大米“五常大米”相比,丝苗米除了口感好、外观上纤细修长辨识度高外,在产量、适应性、抗病虫方面也有着优势。
近年来,青塘村种植的丝苗米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亩,年产优质丝苗米1200吨。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在3年前,这片播种富裕的“膏腴之地”,还曾被村民大面积撂荒。
在西南镇青塘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大型烘干机开足马力,轰鸣工作。操作着包装机的是合作社食品安全管理员、厂长黄俊威。这名31岁的年轻人2019年从从事8年的建筑材料行业转行投身农业生产,成立合作社,复耕300亩撂荒地种植水稻。经过不断地实验摸索,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丝苗米。
“吃高端大米的消费者,最注重的就是品质,所以货真价实是合作社经营的‘生命线’。”黄俊威说。青塘村的丝苗米,都是用正宗本地产的当季新米,不添加防腐剂、防虫剂、增香剂,也不抛光保留营养,这也就逐渐树立了品牌口碑。
近3年,在西南镇党委领导和青塘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青塘村撂荒复耕30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丝苗米等粮食作物。今年,青塘种养专业合作社更是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建设了600吨的储粮仓,在满足合作社生产需求的同时,对外提供烘干储存服务。
如今,青塘村依托丝苗米种植产业,已建立起七个合作社,并收购全村、周边村、周边镇种植大户的稻谷,带动200余户农户就业,既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也为村集体、村民增收,从而拓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协助下,青塘村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陆丰市第一个办理丝苗米注册商标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合作社,第一个有烘干、碾米、色选、包装生产线的合作社。同时,工作队还采取“消费帮扶”的形式采购青塘村丝苗米,并帮助青塘村丝苗米上了深圳消费帮扶平台、全国邮政电商平台等,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丝苗米丰产又丰收。
【记者】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