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展现佛山、云浮两地干部共同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云浮市委宣传部、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联合南方日报于2022年3月起推出“帮扶铁军 佛云有约”系列报道,展现帮扶铁军团结协作、认真履职、开拓创新,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罗定泗纶河边,一栋四层小楼临水而建,雅致的外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泗纶镇的文旅新项目——民宿溪田竹苑。溪田竹苑位于泗纶镇乡村振兴示范带竹香段重要节点——泗安村路营,临水而建,泗纶河、青桐河与泗荣河交汇于此。四面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绿竹成林,田园如画,引来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
溪田竹苑的建成得益于谢树华带领的佛山组团驻泗纶工作队的到来。
2021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开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选派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及专业人才奔赴各地镇村,寻村情、找问题、谋对策、定规划,为乡村发展擘画美好蓝图。应党委政府号召,2021年7月,谢树华带领从佛山各单位抽调的精英骨干正式入驻泗纶,5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队员组成帮扶小组,共同探索泗纶乡村振兴之路。
深调研,厘清发展家底
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驻镇帮镇扶村,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谢树华也只能带着队员们摸索前进。
“工作队要当好‘调研员’。”这既是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也是摸清镇情村情民情,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开展调查研究,是进驻后谢树华带领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情。
“我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访了泗纶28个村(居)委,共349个自然村,跑遍了全镇233.8平方公里土地,力求将情况摸清摸透。”驻泗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泗纶镇委副书记谢树华说。
两个多月时间,谢树华带领工作队上山下乡,从产业发展情况、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文化建设等逐一调研,一点点在脑海中描绘出泗纶的立体形象。
“泗纶镇属高丘地带,山多、林地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从目前来看,限制当地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人、地、钱’三个方面。”2021年10月,一份近2万字的《泗纶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调研报告》出炉。调研报告从泗纶镇基本情况、存在的优势及短板、乡村振兴总体思路等方面,厘清了乡村振兴发展家底。在多次与泗纶镇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的基础上,工作队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总体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一轴两片”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泗纶镇的突出问题在于产业薄弱,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农村撂荒的现象持续增多。”谢树华调研发现,泗纶镇村集体年收入平均数为3.7万元,有些村甚至是零收入,2020年,城乡居民年均收入不足2万元。“这些难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因地制宜进行长远规划,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才是解决之道。”
为此,在2022年5月,工作队联合泗纶镇政府,邀请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了《泗纶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编写,明确了今后五年镇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为乡村振兴擘画了蓝图。
补短板,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融合
在泗纶镇都门村,都门水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都门行政村远离泗纶圩镇,山地占比较大,其下辖自然村地处偏远、整体设施相对落后,饮水便是一大难题。
为了让村民们都能“喝上水”“喝好水”,谢树华多次前往都门村实地考察,并多方争取资金,在镇政府的统筹下,都门水厂项目成功落地。如今,水厂大体结构基本建成,预计建成后将惠及都门、明镜两个行政村,约180户村民。
都门水厂项目是泗纶基础设施完善的一个缩影。工作队调研结束以来,谢树华与队员们将补齐乡村设施的建设短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将尚未完成硬底化或年久失修需要进行修整的村道逐一梳理,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优先处理,解决了乡亲们的一大挂心事。
除此以外,谢树华格外关注泗纶教育发展。今年,泗纶小学向谢树华反映,校内没有安装路灯,学生上晚自习存在安全隐患。谢树华立即向佛山市南庄镇争取到35万元慈善资金,一部分用于完善泗纶小学基础设施,另一部分则用来为泗纶中学更新电脑室,让山区的孩子们能用上崭新的电脑。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推陈出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位于云开大山地带的泗纶,距离珠三角超过200公里,地理上不占优势的山区小镇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
“泗纶镇没有高速经过,且土地指标紧张,目前想要引进大型项目并不实际。”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后,谢树华将目光对准当地特色产业。
“泗纶有六宝,竹蒸笼、稻米、肉桂、罗西书院、双德瀑布和千年古杉,竹蒸笼出口量甚至占全国80%以上。”谢树华说,由于竹产品品种单一,利润微薄,产业发展裹足不前。
如何才能激发产业活力?谢树华与工作队队员们深挖竹内涵,打造“竹蒸笼”系列品牌故事,以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原型制作原创音乐《蒸笼姑娘》,展现泗纶蒸笼人的匠心与传承。
同时,利用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电商平台建设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吸引青年创业者到基地进行竹蒸笼加工技术研发、电商运营、新产品研发,助力泗纶从“竹蒸笼”走向“竹产业”。
除了竹蒸笼,文旅资源也是泗纶一大优势。去年10月开始,谢树华积极对接和引入文旅项目,今年8月初,利用了旧闲置房改造而成的民宿溪田竹苑成功落地。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住宿餐饮,民宿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乡村休闲游的所有需求。
谢树华介绍,民宿设有乡村美食体验馆、户外体验房、烧烤场等。民宿的开发和建设,吸引了许多当地人和外出乡贤到附近调研,谋划投资相关配套项目。在民宿一桥之隔的河堤边上,一座汽车露营基地正在谋划建设中。
从一栋空置房到充满乡村气息的网红体验地,溪田竹苑极大提升了乡村文旅资源价值,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做出了先行和示范作用。
“乡村振兴并非一朝一夕。”谢树华说,“泗纶有发展的潜力,我们也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引入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聚力打造罗定西部中心示范镇。”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再佳
【海报】区洁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