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年,增城教育迸发新活力!

广州增城发布
+订阅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

这个暑假

增城区学校、镇街和多个单位

纷纷开展暑期活动

缓解家长暑假“看护难”的问题

孩子们丰富的假期托管生活

家长陈女士

“‘双减’实施后,我切实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学校的延时服务内容丰富、有效,孩子受益良多。”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

增城区上下一盘棋、

多措并举、创新实践

初步形成“双增”助“双减”

“双减”促“共赢”的增城经验

政策先行,部门联动

增城区委区政府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克服各种困难挑战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同步建立起“专班推进、专项施策、专人负责”的工作机制,并率先在广州地区设立执法监督科,探索监管新模式。全区20个部门共同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加强对“双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双减”提质、“双增”赋能

增城打造落实“核心素养”主阵地

深耕“学校育人”途径

破解难题、规范“机构整治”

主动谋划、做实“课后服务”

利用“双减”提质、“双增”赋能

01

“减”作业负担

增城严把作业关,作业总量小学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基本实现“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初中作业不带回家”。各学校在区教师发展中心作业管理的指引下,制定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增城积极组织学科作业优化设计评选活动。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12个学科参与了作业优化设计评选,共评出了225份优秀作业设计。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11个学科,172所学校各学科备课参与了作业优化设计评选活动,共评出了524份优秀作业设计。增城初中、小学历史、化学、美术、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学科在上学期举办了31场学科优秀作业设计分享活动和展示活动。

02

“减”校外培训

增城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落实边压边改措施,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底数,全面排查整治。通过“营转非”、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鉴定相关指引,完善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颁发“增城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牌匾,引导机构转型或良性退出。

此外,增城在积极稳妥推进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同时,重点关注“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培训机构运营带来的风险,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充分开展摸查和风险研判,制定了有效的防控预案,妥善处置涉校外培训机构的舆情、信访投诉及各类矛盾问题,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03

“增”课堂效率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增城区依托活动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一手抓紧五类调研活动,一手抓好教学现场会活动。

开展五类调研活动。以薄弱学校、乡村学校为主要教学调研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开展常规教学调研、联合教学视导、深度教学调研、教学调研回访和个人分散调研。举办教学现场会活动。一学年来,全区中小学共举办教学现场会7场,为辖区中小学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夯实了基础。

04

“增”课后服务

区政府每年对校内课后服务管理补贴经费3000多万元,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课后育人活动。全区100%应开尽开的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细化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工作指引,实行预收费第三方监管制度。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有76所,参与课后服务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51家。

丰富的课后服务

此外,增城大力推行“平躺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午休环境。全区在校参加午休托管学生51245人,其中“平躺睡”学生占参加午休学生的85%。

学生午休环境

深耕特色,形成亮点

挂绿小学入选

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100所

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是广州市唯一入选的学校

增城区基础教育领域

正以“双减”为契机

进一步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绘就素质教育发展新蓝图

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相结合

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此外

区教育局长期坚持

开发劳动教育课程

提升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

拓展劳动教育场地空间

打造特色劳动教育项目

形成“增城品牌”“增城经验”

2021年以来,全区创建“城市小菜园”建设工程中小学校(幼儿园)56所、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实验学校17所,成立区级科技名师工作室1个。富鹏小学在校园内开垦菜园种植中草药,开发出中草药养生、美容等劳动教育项目,活动案例获省市多个奖项,相关事迹被广州市新闻台报道;增江小学“地域特色劳动STEM+”活动作为学生午托特色内容,集萃广府文化特色,开展餐后厨余堆肥、饲养蚯蚓、采收食用菊花、晒茶、制作乌榄角、柿子饼、红糖姜片等活动,获得“广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双减”

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

增城将用心用情用力

写好“双减”这篇大文章

开创增城“双减”工作新局面

来源:增城教育

编辑:刘樱洁

责编:黄家荣、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冉悦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