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一叶落,便知秋”的梧桐叶,能入药吗?

胡世云
+订阅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处暑已过,秋意渐浓。“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叶常早落,古人多喜把其作为秋季到来的象征。正所谓“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一叶知秋”吧!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读完成语,我们来认识一下梧桐叶。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梧桐叶来源为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的叶,性寒味苦,无毒,入心、肝、肾三经。功能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麻木,泻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梧桐叶主含芸香苷、甜菜碱、水溶性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镇静等作用。

  其实,梧桐也一身是宝。除了梧桐叶,梧桐的种子、花、根,以及树皮也能入药。

  01

  梧桐子

  本品为梧桐的种子,《本草纲目》曰其“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功能健脾消食,益肺固肾,止血。主治伤食腹痛腹泻,哮喘,疝气,须发早白,鼻衄。

  02

  梧桐花

  梧桐花味甘性平。功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03

  梧桐根

  梧桐根味淡性平,无毒。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杀虫。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淋证,跌打损伤,蛔虫病等。

  04

  梧桐白皮

  梧桐白皮是指梧桐去掉栓皮的树皮,味甘、苦,性凉。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主治风湿痹痛,痔疮,脱肛,丹毒,恶疮,月经不调等。

  说到这里,强调一下我们所讲的梧桐,在《中国树木分类学》记载又名青桐,与玄参科泡桐属的泡桐及毛泡桐,还有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是不一样的哦!

  时至今日,气候的变化使同时节的天气却大有不同,相比古时立秋便能使梧桐叶飘,现今处暑过后仍难感受叶落秋至。古人推崇天人合一,时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道法自然,乃至身心调和。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还不错?【点赞+在看】来一波 ▼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