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协为女排戴口罩比赛致歉,为何不能戴口罩运动?|科学健身一分钟

南方+ 记者

8月25日的女排亚洲杯小组赛上,中国女排以3比1逆转伊朗队,获取四连胜的同时,也拿到A组第一。中国女排虽然获胜,但比赛第一局姑娘们集体戴口罩比赛的一幕却引发了争议。

中国排协在社交媒体发布道歉声明

8月26日凌晨,中国排协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致歉声明,并澄清队员们戴口罩比赛的原因:是由于其他参赛队伍中已有队员感染,且中国女排队中也有个别队员出现症状,运动员为了保护自己,比赛开始后佩戴口罩上场。由于队伍临场经验不足,没及时提醒上场运动员摘掉口罩,因此第一局我们运动员均佩戴口罩上场比赛。第一局后半程,意识到戴口罩打球对运动员健康不利后,队伍及时进行了提醒,中国女排队员摘掉口罩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在新冠疫情后的体育比赛中,戴口罩上场并不罕见。东京奥运会的排球比赛中,巴西男队的萨特坎普(Lucas Satkamp)和博尔赫斯(Maurico Borges),以及女队的卡内罗(Macris Carneiro)都曾戴口罩出战。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未佩戴KN95或N95口罩。而在北京冬奥会上,加拿大女子冰球队也曾集体戴口罩出战。就在不久前结束的男排亚洲杯上,入选赛事最佳阵容的中国男排队员张哲嘉更是凭一张戴口罩比赛的照片“帅”出圈。

戴口罩运动真的不影响身体吗,不影响运动表现吗,没有隐患吗?

相信所有人在戴上口罩后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闷,尤其是戴口罩,那更是呼吸不畅。我们在运动时,尤其是打球这种混合供氧的高强度运动,呼吸会显著加快,心率也会明显增长。而戴着口罩运动会导致通气阻力明显增加、通气量下降,人自然会感觉呼吸不畅、喘不上气来。同时,由于氧气摄入不足,心脏跳动也会明显加快。心跳加快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形成口罩阻隔——呼吸不畅——摄氧不足——心跳加快——心肺负担加重——心肺工作效率降低——呼吸更加不畅的恶性循环。

尤其是像N95这种高性能口罩,通气性并不好,极可能导致吸入氧气不及时。假如在短时间内激烈运动,再加上身体可能长期处于体能锻炼不足的状态,或存在某些基础疾病,就极易发生危险,大大增加猝死的概率。

相比之下,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普遍好于常人,因此他们在比赛中选择戴口罩,相对风险没有那么高。而在本次亚洲杯上,日本队、韩国队员在热身时都选择了戴口罩,主要还是因为当地有疫情、部分运动员出现了症状,大家选择了自我防护。

既然戴口罩运动有风险,是否可以直接摘掉口罩进行运动呢?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比如操场、公园、人员稀少的街道可以不戴口罩。

因此,在进行跑跳较多的剧烈运动项目时,最好不要戴口罩;或者可以选择风险更低的户外运动以及低强度的瑜伽、太极拳等项目。

【记者】王芳

【图片】网络截图等


编辑 朱小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