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蚊社区助乡村振兴!三水南山迎来中山医学院学生“三下乡”实践

南方+ 记者

8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初心学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是南山镇委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党委党建共建项目之一,不仅为科技应用的“无蚊社区”取得实验数据、强化科普推广,还使镇校联手的社会实践走“新”更走“心”。

活动现场还同步举行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场示范基地、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中心现场研发基地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场示范基地、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中心现场研发基地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探索科技转化,打造“无蚊社区”

自今年6月以来,南山镇委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依托“陈心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党建共建、科研实践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合作计划将世界前沿科研技术“以蚊控蚊”生态防制蚊媒病技术推广应用于南山镇,打造“无蚊社区”。

中山医学院师生将深入南山各村(居),开展蚊媒本底调查、蚊媒采集与鉴定、工程蚊释放、数据采集与分析、蚊媒病防控社区科普宣教等活动。

今年,双方联手策动了“打造无蚊社区,助推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项目。该项目由中山医学院的蚊媒病防控师生技术团队牵头,将深入南山各村(居),开展蚊媒本底调查、蚊媒采集与鉴定、工程蚊释放、数据采集与分析、蚊媒病防控社区科普宣教等活动,是“无蚊社区”建设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为南山建设“无蚊社区”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南山镇委书记钱静瑜表示:南山镇将持续推广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发动村民自觉参与到蚊虫防治工作中,使“无蚊社区”建设更可推行,更具长效性。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启动。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科学家精神”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琪表示,希望同学们学习陈教授的“科学家精神”,发扬其治学严谨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利用专业优势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

中山医学院学生在实践。

本次实践活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生将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南山村(居)一线,在南山镇委党校的引导和配合下,陆续开展初心学堂驻场讲解、入户探访慰问、捐赠爱心物资、开展心陶大讲堂思政课、科普宣讲等活动,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结合本次“三下乡”实践,中山医学院还开展了“学子献爱心”活动,组织了一批学生入学所需的床垫、蚊帐、枕头、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55套,捐赠给南山镇的贫困中小学生,希望他们收到来自中山医学院大学生的关心关爱,能奋斗图强、努力读书,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福人民与社会。

中山医学院还开展了“学子献爱心”活动。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琪、南山镇委书记钱静瑜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琼珠、党委委员吕志跃、南山镇委委员黄恒建、副镇长骆昱以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生、南山镇青年干部、南山镇卫生院党员代表等共约80人参加活动。

【南方日报记者】魏英

【通讯员】文平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杨馥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