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306090”交通圈!增城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广州增城发布
+订阅

近期

增城出台了

《增城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围绕增城区“湾区中部智造新城、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岭南生态宜居美地”三大定位的发展要求,致力打造增城区“306090”交通圈,即30分钟通达广州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周边干线机场及重要枢纽,一个半小时通达大湾区主要城市,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和“全球12小时”交通圈,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铺就增城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加强对外辐射能力

“十四五”期间

增城将持续发力

构建铁路、城际快速、

高快速路等立体交通网络

铁路轨道交通方面

以广州东部枢纽为核心规划2小时可达省内各市及香港、澳门,3小时可达周边省会城市,5小时可达上海、武汉等城市,8小时至北京的“2358”全国时空圈;

完成广州(新塘)至汕尾铁路建设,加强增城与惠州市、深汕合作区、 海丰县和汕尾市等粤东城市或地区的高速联系功能,弥补沿海东向轨道交通线网空白。

广汕铁路增城站

对外城际快速通道方面

构建30分钟城际铁路时空圈,与广州中心区、东莞中心区、知识城等重要功能区、白云机场等枢纽30分钟互达;

新白广城际(资料图)

推进新白广城际建设完工,构建增城与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的快速客运联系通道,实现空铁联程联运。

高快速骨架路网方面

推进花莞高速东延线、增天高速、增莞番高速建设,“十四五”期末形成“五横四纵”高速路网;

增天高速效果图

有序推进快速路成网,构建“一环八射两横一纵”环射状快速路骨架体系。

通过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

实现与湾区城市的快速互联互通

以交通一体化引领区域发展一体化

显著增强增城对外辐射能力

有效支撑增城区

做强做优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

广汕路北绕线光辉大桥至荔三立交段

建设旅游公路

促进乡村振兴

增城将依托

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

进一步增加北部地区公路覆盖

“十四五”期末,规划形成X292派高公路、白水寨片区旅游公路、凤凰山森林公园旅游公路、派潭七境片区旅游公路、白江湖森林公园旅游公路等5条旅游公路。

▲县道X292高岳公路派潭镇段

整合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区等旅游资源,研究节假日开展旅游景区与增城重要客运枢纽间的定制公交服务。

研究规划结合新塘站、增城站、增城广场等客运交通枢纽站,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提供旅游交通集散换乘、旅游信息咨询等优质旅游服务,进一步推动公路交通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增城区乡村振兴工作。

此外

区交通运输局将持续优化提升

城市主干道路网

加强区域间交通联系

“十四五”期间规划形成北部横向走廊(中新—小楼正果)、中部横向走廊(中新—朱村—荔城增江)、南部横向走廊(新塘永宁—仙村—石滩)、西部纵向走廊(中新—新塘永宁)、中部纵向走廊(朱村—仙村)、东部纵向走廊(派潭—小楼正果—荔城增江—石滩)“三横三纵”共6条城市内部出行走廊,有力支撑增城区“中南部一体化发展、北部生态化”格局发展。

构建高效立体公交网络

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增城将继续推进

“公交优先、绿色优先、

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

构建与城市建设、

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

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推动公交向高效、快捷方向发展

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 构建“快、干、支”三级公交线路网层级体系:

以公交快线建立荔城、新塘中心区公交枢纽与外围镇中心之间长距离、点对点的快速联系;

以公交干线串联起主要交通枢纽、客流集散点,服务中长距离出行,主要服务中南部一体化发展区域的核心发展组团内多个片区之间的大客流联系;

以公交支线服务分区和组团边缘地区小范围的短距离出行,填补公交空白,或作为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线路。

★ 构建便捷高效的换乘枢纽节点体系:

中心区通过城镇换乘枢纽向外围镇辐射公交快线网络;

中心区内部枢纽为主要客流集散点,通过该类枢纽辐射公交干线,串联起多片区之间的大客流;

外围镇换乘枢纽为外围镇的主要客流集散点,快线可通过该枢纽换乘向村延伸支线服务。

多措并举

破解停车难题

小小停车位,大大民生事

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区交通运输局

以差别化停车供给政策为导向

逐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打造增城区优质城市交通出行系统

“十四五”期间,增城区将持续推进城市停车泊位建设。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更新同步构建停车体系,优化停车配建标准、强化停车用地控制,建立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规模适当、布局科学、动静平衡、高效有序的停车设施系统,逐步实现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产业化发展。

此外

将分类分时实行停车需求调控

❖ 信息化整合停车“大数据”,实时发布停车位状态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路内路外、线上线下一体化,高效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引导到闲置车位。

❖ 划定路内停车收费时段,制定累进式加价的阶梯式收费标准,提高路内临时占道停车成本,降低政府定价(指导价)的社会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扩大路内路外停车收费级差,提倡短停快走、退路入库,引导车辆向道路以外、中心区以外的区域分流,缓解交通拥堵。

数据赋能

打造智慧交通系统

如何用好大数据

让数据赋能生活

让市民群众的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是交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增城将积极推进数据汇聚和共享平台建设,梳理整合有关交通业务基础数据,接入省运政、市运政及行业管理等相关数据信息,为行业管理提供综合交通数据支撑,并为后续应急指挥调度、分析管理决策、信息交互服务提供基础。

同时,增城将大力推进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建设,优化平台应用功能,实现车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升级优化增城公交APP,推进开发增城政务公交出行小程序,为市民提供公交线路查询、路线规划、换乘查询等智能交通服务。

在荔城至新塘两大重要经济区之间,以增城9路公交线路为试点,建设连续覆盖5G信号的智慧公交与增城广场站5G+体验站场。

在重点营运车辆方面,将通过建设综合监管平台,推进全区七大类重点营运车辆综合监管平台接入工作,进行统一实时监测、管理指挥和调度,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加强重型货车运输环节事中事后监管,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发生。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影红

编辑:刘樱洁

责编:黄家荣、郑德宏

审核:朱卓东、冉悦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