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校联动 探寻多彩地情 | 中山市开展多彩乡村“百村行”黄圃地情实践研学活动

中山档案方志
+订阅

8月23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以市镇校联动的方式,联合黄圃镇人民政府及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开展多彩乡村“百村行”黄圃地情实践研学活动。32名师生走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黄圃镇,探寻中国传统村落鳌山村里的历史文化遗存,领略岭南文化之美,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地情实践课。

2022年8月23日,多彩乡村“百村行”中山市黄圃地情实践研学团成员在黄圃海蚀遗址前合影。

(蓝子键 / 摄)

探寻千年村落的悠悠古韵

黄圃镇作为中山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鳌山村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研学团首站来到鳌山村开展实践调研,先后走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十六级古石径、古码头遗址等历史遗存以及村内祠堂、蚝壳墙等,了解独特的传统文化积淀。

黄圃镇地情专家向研学团成员讲解三十六级古石径、古码头遗址等历史遗存。(蓝子键 / 摄)

观摩沧海桑田的雕琢

活动第二站为省级地质公园——黄圃海蚀遗址公园。研学团成员近距离感受沧海桑田的雕琢,并在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参观实物样本,学习地质学知识。黄圃海蚀遗址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占地2500亩,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蚀遗址,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美学价值。2020年9月29日,黄圃省级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成为广东省首个海蚀遗址地质公园。

研学团成员实地调研黄圃海蚀遗址。

(蓝子键 / 摄)

研学团成员在黄圃海蚀遗址地质公园博物馆内参观。(何燕萍 / 摄)

探索传统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研学团第三站前往荣业集团腊味文化体验馆,通过参观黄圃腊味简史展览、观摩腊味制作等了解省级非遗项目——黄圃腊味传统制作技艺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及黄圃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深入思考、探索腊味产业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研学团成员参观黄圃腊味文化体验馆。

(蓝子键 / 摄)

最后,研学团前往市档案信息中心,参观“记忆中山”固定主题展、“中山市地方志事业发展成果展”等多个展览,在档案地情史料中品读香山历史风云,其后进行研学活动心得分享。

研学团成员在方志展厅内阅览地方志书。

(何燕萍 / 摄)

在心得分享环节上,研学团成员踊跃分享此行研学心得。同学们普遍认为此行意义非凡、收获丰硕,不仅让青少年在地情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传统村落走访中领略岭南文化独特而厚重的人文历史;更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激励着自身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来学有所成,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努力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多彩乡村“百村行”中山市黄圃实践研学活动分享会上,学生代表交流活动心得。

(蓝子键 / 摄)

2022年多彩乡村“百村行”中山市黄圃实践研学活动分享会上,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岚作活动总结讲话。(蓝子键 / 摄)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岚向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2022年是香山建县870周年,也是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第6个年头。本次实践研学是中山市深入开展多彩乡村“百村行”活动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能以各种形式踊跃积极地参与到地情文化探寻实践中来,在见证乡村蝶变、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实践中激发灵思妙想,将来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探索和社会建设中来,做中山故事的讲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新时代中山发展画卷的画匠工匠,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不负韶华、踔厉奋发,贡献青春力量!

2022年8月23日,多彩乡村“百村行”中山市黄圃地情实践研学团成员在中山市档案信息中心合影。 (蓝子键 / 摄)

文丨孔令国

编辑:陈琳琳

复审:何燕萍

终审:刘士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