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美食再上央视!有味道的30分钟!

珠海发布
+订阅

珠海再次登上央视!

8月22日中央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播出

《山海拾味·珠海篇》

节目的味道调查员走进珠海,

探寻虎山金巢琵琶鸭、乾务飘香泥鱼、

大赤坎叉烧三项美食,

解锁了属于珠海人的“美食密码”。

《味道》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档美食文化探索类全媒体栏目,运用“美食+”的思维,关注中国美食生态,品味美好生活。

《山海拾味·珠海篇》展现了勤劳智慧的珠海人,将质朴的食材转化为可口的美味,创造了独特风味。节目中展示的装泥鱼习俗,2011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虎山金巢琵琶鸭、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入选珠海市非物质物化遗产名录。

一起来看看

《山海拾味·珠海篇》

给我们带来的美食故事↓

01

虎山金巢琵琶鸭

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有一道寓意金玉满堂、家庭幸福的鸭肉美味——虎山金巢琵琶鸭。

作为琵琶鸭的传承人,黄仲仁从二十多岁开始做祖传琵琶鸭。十几年来,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挑鸭子、给鸭子“正骨”、腌制、定型、晾晒风干、烤制……追求极致的黄仲仁,一直想将琵琶鸭的口味进一步提升。

黄仲仁家中的老烘炉是其爷爷留下的,即使如今使用老烘炉显得有些费时费力,可在黄仲仁和他父亲看来,老烘炉不仅是烤制传统美味的工具,更代表着黄家人对琵琶鸭制作技艺的坚守。

刚出炉的琵琶鸭,果木与鸭肉混合的浓香扑鼻而来,鸭皮透着润泽鲜亮的油光,整个鸭身的造型,恰似一把棕红色的琵琶。别具一格的琵琶鸭,搭配秘制的梅果酱,咸甜适中、甘脆爽口,早已成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最爱的那一口老味道。

02

乾务飘香泥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珠海人来说,鱼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节目中,美味调查员走进斗门,探寻一道斗门水上的“传家宝”。

泥鱼,学名弹涂鱼,也就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跳跳鱼,体型娇小的泥鱼为避免涨潮时被水冲走,常常会藏身在咸淡水交汇的滩涂泥洞中。

装泥鱼是斗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斗门人根据泥鱼的特有习性,琢磨出了用鱼笼诱捕泥鱼的妙招。只需小小的神器——鱼笼,装泥鱼传承人黄国富便能将这小小泥鱼收入笼中。

泥鱼可香煎、水煮,也可蒸制、油焖。小小的泥鱼丰富着斗门人的美食文化,也把乡亲邻里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03

大赤坎荔枝木叉烧

烧味是广东地区的美食特产之一,同时也是陪伴珠海人日常生活的标志性美食。在珠海的烧味江湖里,有一款叉烧,虽远离市区,但馥郁咸香的诱人味道却吸引着八方食客,它就是大赤坎荔枝木叉烧。

第四代传承人赵志文大学毕业后回到斗门区斗门镇大赤坎村,从父辈手里接过祖传的好手艺,赵志文家的荔枝木明火叉烧,已经传承了上百年,至今依然沿用着最传统的制作方法。

赵志文表示,他不仅要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还想要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把这道美食更好地推广出去。

用荔枝木烤制出炉的叉烧肉质丰盈、焦香软嫩,琥珀色的表皮更是晶莹油亮、色香诱人。秘制酱料混合着荔枝木特有的香气,咸甜交融,丝丝入味,令味蕾和灵魂瞬间得到极致的满足。

色泽艳丽、鲜香味美的叉烧,既是大赤坎村的乡间风味,也饱含着赵志文一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除了虎山金巢琵琶鸭、

乾务飘香泥鱼、大赤坎叉烧,

珠海还有许许多多特色美食:

金湾黄立鱼、高栏港桂虾、

莲洲禾虫、白蕉海鲈……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

孕育了珠海丰富且独特的天然食材,

塑造了富有魅力的饮食文化,

也成为了珠海远近闻名的招牌。

△黄立鱼。金湾区-“中国黄立鱼之乡”

△桂虾。高栏港-“中国桂虾之乡”

△禾虫。莲洲镇-“中国禾虫之乡”

△白蕉海鲈。白蕉镇-“中国海鲈之乡”,珠海市-“中国海鲈之都”

这一个个美食招牌

成为了珠海人餐桌上的幸福密码,

也频频出圈、走向大众视野。

一起为珠海这些美食点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