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号台风“马鞍”正逐渐逼近珠海,可能于25日登陆珠江口及其西侧沿海。由于其在登陆时间、登陆地点、近海加强、快速移动和移动路径等方面都与2017年正面登陆珠海的台风“天鸽”相似。“马鞍”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珠海人的心。
目前,珠海市已于8月23日9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10时30分,珠海市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蓝色。根据气象部门预计,受“马鞍”影响,珠海25日将有狂风暴雨,最高阵风13级,局部有特大暴雨。同时25日上午恰逢天文大潮期和珠海转东南风时段,出现风暴增水机会较大,城市积涝风险较高。
当前,珠海全城上下正进入积极防御台风的状态,计划安置转移临险人员7.8万人。截至23日14时,全市已有2276艘渔船回港,7个海滨浴场、景区关停。另有近200支三防抢险队伍,约1.4万名队员备勤到位。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防风部署
计划转移安置78987名临险人员
当前,珠海市正积极开展台风“马鞍”防御工作,立足台风正面登陆珠海的最不利情况,严格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据统计,目前珠海全市3236名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621名“三个联系人”全部下沉到基层一线,按照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做好78987名临险人员的转移安置对接。
截至23日14时,珠海市3324艘作业渔船(在册海洋国库渔船1271艘、内河作业船224艘、港澳流动渔船810艘、乡镇渔船1019艘)已回港2276艘、渔排人员247人已全部转移上岸,1个海上风电施工平台(大桥福船)施工人员及船员65人已全部撤离。14个海滨浴场、景区已关停7个。修剪、加固绿化树木13万株。全市三防抢险队伍196支、队员13988人、卫星电话218台、2200台无线数字集群对讲机、60台移动排水泵车已备勤到位。
在重点部位、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中,珠海加强在建工地安全监管,检查加固升降机、龙门吊、脚手架、模板、深基坑等设施设备;密切监测港珠澳大桥、珠海大桥、情侣路等重点桥梁和路段的风力,做好封桥封路准备。同时,加强供电、供水、燃气、通信、园林等防风措施,保障正常生活秩序;重点落实好地下隧道、人行通道、车库、商场等各类地下设施和低洼易涝区的排水防涝措施。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农业一线
加紧抢收并添置多台抽水泵
“台风就要来了,所有渔船要注意在港避风,船只的缆绳要固定好,再检查一遍锚、排水设备等。台风期间不要外出……” 风从海上来,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渔业。在洪湾中心渔港,接到预警通知的渔船从外海依次返回,进入渔港寻求庇护;海上养殖基地的作业人员也在做好网箱、鱼排加固工作的同时,有序撤离。
考虑到台风带来的大雨,有可能会加大各养殖品种的应激反应,造成病害的爆发。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下发通知,提醒各养殖户提前做好以下防范工作,尽量降低影响和减少损失,“检查做好塘基,养殖器械,电力设施,仓库及各种生产资料的安全和充足,适当降低池塘水位。雨后要做好水体消毒和内服增强免疫的营养添加剂,防止病害的发生。”
接到通知的农户也纷纷行动起来,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
平沙镇的悦峰果园内,李子寅正在努力将大棚顶部的塑料膜卷起来——两年前台风“海高斯”差点将他的大棚摧毁,“当时台风来的太急,没能提前把薄膜收起来,导致整个大棚被吹得东倒西歪。”
“好在大棚里的葡萄都收上来了,现在主要担心园里的瓜果蔬菜,要是台风把叶子打掉了,瓜也收不成了。”李子寅说,“现在只盼着风雨不要太大,不然又要修养一个多月,才能恢复平时的产量。”
与李子寅一样,珠海市宏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洪波也在积极备战台风。
得知台风来临的消息后,谭洪波就开始组织员工抢收,“今年种植了220亩火龙果,现在临近中秋节,都忙着打包发货呢。至于树上的花、果,就没办法了,台风没来具体情况谁都说不清,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
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谭洪波深谙珠海多台风的特性,今年他特意将火龙果种植在洼地里,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添置了4台抽水泵,“正好检验下效果如何。”
南水镇加紧疏浚排洪水渠。
严阵以待
配备救援应急物资,做好避难场所开放准备
同样严阵以待的还有全市各部门、各区和镇街。
为做好防风防雨准备,金湾区南水镇应急管理办迅速组织力量到辖区内各隐患点排查,做好化工园区水浸点的泵车前置工作,把对讲机、卫星电话给三防成员单位的负责人配备到位,配备油锯等救援应急物资给需要的村居,并做好避难场所的开放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23日下午,在金湾区平沙镇北排河临时停泊点,逾百艘涉渔乡镇船舶的作业人员正陆续登岸避风,在做好信息登记后,前往临时核酸检测点有序开展集中检测。为落实防风措施,截至23日16时,平沙镇全部109艘涉渔乡镇船舶中绝大部分已回到上述临时停泊点避风,尚未返回的2艘船舶也已通过相关社区网格负责人联系对接通知到位。
“我们启动洪涝台风灾害应急救援Ⅳ级响应,加强值班值守,119指挥中心接警席全席位开放,电信公司派员驻场维护,最大限度保障119救援电话畅通,市区两级单位严格主要领导带班值守。”据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正对所有水域救援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装备入箱,舟艇上架,器材上车,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王韶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