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能否成为阳江促消费急先锋?

南方+

编者按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催生出更多新的经济业态,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也形成了新的就业群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这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出现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稳经济、稳就业、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近年来,阳江市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脚步不断加快,各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阳江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阳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为立足阳江实际,全景式呈现阳江各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背后的发展脉络,助力阳江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阳江记者站特推出“发现阳江——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您有新的配送订单,请及时处理……在阳江,这类提示声不断响起的地方除了餐厅外,还有大型商超、便利店、药店、花店、母婴店等各类零售企业。眼下,一种依托即时配送平台,以“24小时服务、30分钟送达”为特色,逐步涵盖全客群、全品类、全场景的新型零售经济业态——“即时零售”正在阳江悄然兴起,受到阳江人的热捧。

拣货员在打包商品。  南方+ 罗天 拍摄

“随着‘30分钟万物到家’需求的逐渐普及,阳江‘即时零售’业态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成长性。”阳江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称,不同于传统电商将消费行为由线下迁移至线上,“即时零售”依托阳江本地的实体业态,将助力传统商超突围复苏,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趋向深度融合,这也为阳江本地实体经济带来更大增长空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即时零售”新业态为阳江本地消费增长赋予了新动能。据统计,今年1—7月,阳江市“即时零售”等线上销售总额同比增长达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1.95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居全省排名第6位,为近年最好水平。

拣货员在打包商品。  南方+ 罗天 拍摄

电商纷纷入局
“即时零售”市场“百花齐放”

邀请三两好友在家聚餐,发现忘记准备酒水饮料;深夜忽感身体不适,需要买药却懒得起床;异地恋爱的小情侣,想在情人节当天为对方准时送上鲜花……以上这些消费场景,都是“即时零售”精准发力的时刻。“旅行出发前夜发现没买防晒霜,偏偏第二天的高铁是一大早的。尝试在手机上下单,结果真有卖,20多分钟就送过来了。”阳江市民黄先生感慨道,“真是太方便太及时了,价格也和线下一样。”

“‘即时零售’满足的是30分钟—60分钟送达的即时性需求,而电商购物满足的是3日内送达的计划性需求,前者更为迫切。”对于“即时零售”与电商购物的差异,阳江零售行业业内人士杨晶晶认为,“即时零售”主要依托实体商超、前置仓等本地资源,在送达时效、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保障,这也是“即时零售”的关键优势之一。

依托“本地门店+即时配送”两大核心,如今,阳江市民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下单,即可“30分钟万物到家”。从生鲜蔬菜到酒水饮料、从鲜花药品到国潮美妆、从服装鞋帽到3C电子……随着配送品类的扩张,“即时零售”的市场正在进一步被发掘,不断适应各类新消费场景并保持发展势头。记者调查发现,美团、京东到家、饿了么、多多买菜、淘鲜达、顺丰到家等各大电商物流平台纷纷在阳江布局“即时零售”业务,阳江“即时零售”市场已形成“百花齐放”局面。

“目前我们在阳江市区布局的门店已经将近300家,单日销售额接近5万元。配送范围基本做到了市区内全覆盖。”饿了么阳江地区负责人夏文告诉记者,饿了么平台上的“即时零售”店铺数量、销售流水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增长,市场空间还很大。

此外,京东到家于2019年入驻阳江,目前已覆盖阳江市、阳春市主城区。2021年,京东到家在阳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7%。“‘即时零售’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手机数码品类为例,今年6月京东到家在阳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就超过5倍。”京东到家粤南区域负责人袁方毅表示,“即时零售”主力消费人群是95后,60后、70后的中老年人群也有增长。

打包好的订单等待配送。  南方+ 罗天 拍摄

线上化进程加速 
实体商超迎新机遇

近几年,线下客流减少已成为阳江市实体商超普遍面临的困境。在电商平台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实体商超的线下竞争力逐渐衰退,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当地传统商超纷纷主动转型,通过增强供应链体系、提供更多品类商品以及借助即时配送到家服务等举措,寻求发展新动力。

以阳江沃尔玛超市(盈信广场店)为例,该店自2019年4月开通“即时零售”业务后,在线零售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比重已从起初的不到10%升至如今的30%—40%,并保持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们‘即时零售’月均接单数近1000单,客单价平均大概120元/单,遇到大促优惠时可能会达到2000单/天。”沃尔玛超市(盈信广场店)负责人徐蕾介绍,该超市配送范围主要是5公里以内的客户,配送时效在30分钟左右,品类、价格、质量均做到与线下实体店一致。

“即时零售”也为阳江各类小型零售主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情人节、七夕节、母亲节,还有最近的医师节等,都是网上订花的旺季。”阳江一家花店老板对记者表示,仅今年情人节一天,该店通过在线平台售出的鲜花就达到300多单,单日营业额超过5万元。在江城区经营一家便利店的王女士也表示,由于周边地市出现疫情,7月阳江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该店线上零售订单较6月增长了50%,线上总营业额接近8万元,“订单大部分是周围住户的日用类、食品类需求,复购率非常高。”

消费者购物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速了阳江传统商超线上化进程,越来越多的阳江市民更倾向于“线上买一切”,且对配送时效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一组美团发布的全国数据显示,今年1—7月,美团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线上订单同比增长39%,相关商户数同比增长20%,消费热度稳步回升。而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七夕节当天,美团鲜花订单量环比前日增长278%,不少三四线城市热门商圈的订单增幅达到20倍以上。

阳江一家大型超市设置的网购自提区。  南方+ 罗天 拍摄

政策利好 
助推线上线下渠道加速融合

今年6月,《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出台,鼓励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流量支持,并对参与线上促销活动的费用予以补贴;7月,阳江市出台《阳江市促进消费行动方案》,提出从发展电商新业态等六方面促进本地消费;8月,商务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首次明确提及“即时零售”的概念;2022年,阳江市安排4100万元消费券支持汽车、家电、零售、餐饮等领域消费,截至8月18日已核销2018.18万元,带动消费1.27亿元……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为阳江“即时零售”新业态的发展营造出一片明朗空间。

其实,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发展,已成为近年来零售行业的重要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6.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5万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9%。从阳江本地来看,当地的大润发、沃尔玛、卜蜂莲花、昌大昌、华润万家、天虹等大型连锁超市均已开通“即时零售”业务,各类小型“线上零售”主体更是不计其数。此外,即时零售对于仓储能力的需求,在阳江培育出包括前置仓、闪电仓、区域物流等在内的更多实体业态,为当地带来更大经济增长潜力的同时,也让内需和消费即时流动起来。

尽管如此,“即时零售”新业态在阳江依旧大有可为。据统计,阳江全市共有商业网点约2.65万个,其中主要商业网点876个,但“即时零售”业务开通率还不够高,“即时零售”在阳江的“版图”还有很大扩展空间。“大力发展‘即时零售’,对于促进阳江本地消费扩容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加快构建新型流通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阳江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阳江市将通过培育大型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加快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开展线上促销活动等方式,探索“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满足阳江人的“宅经济”“云生活”等新消费需求,助力阳江本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策划】杨世华

【统筹】张俊

【全媒体记者】罗天

【通讯员】谭毓江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