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哭闹,该如何应对?
哭闹,大概是小孩子的特权,也是爸爸妈妈的头痛之处。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会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摔东西,作为家长,不想惯坏孩子,又希望能够尽快安抚他,那家长该怎么做呢?
0-6 岁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很强烈,但表达能力有限,哭闹是孩子想到的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现在真的很不开心,如果家长能把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讲给他听,他就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好的理解,也让他慢慢学会表达情绪。
此外,我们还应该思考,孩子在哭闹后,我们怕他哭得太厉害,一些本来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是否就满足他了?如果长期这样做的话,会强化孩子哭闹的行为。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应对发脾气、哭闹行为呢?对于1岁前的宝宝,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为他建立安全感,此时的哭闹,应该尽快找出哭的原因,通过抱一抱、帮孩子解决问题等方式给予安抚。
对于1-3岁的宝宝,应该逐渐树立规则意识,但应循序渐进。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予以拒绝,在哭闹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应该明确规则意识,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拒绝的同时要做到温柔地坚持,对于哭闹的行为,在反馈完孩子的感受后,适当冷处理,告诉他“等你哭够了,准备好了,我们再谈。”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控制情绪。
其实,处理孩子发脾气、哭闹的行为,对父母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处理的方式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更多的是长期亲子互动中摸索出的经验。如果您在带养孩子中感到困惑,可以咨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在这里,您将获得更加个性化、更有效的指导。
来源:佛山妇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