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战略机遇,8月17日上午,茂名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在市教育局召开“广州市与茂名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茂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廖建诗,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主任黄文毓,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信息技术教研员黎珍及各县级市教师发展中心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市直属学校部分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有广东省地方教材《人工智能》编写团队代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刘载兴及部分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家代表(以下简称“广州教研团队”)。教材出版方广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代表、教材发行方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及旗下广东新华乐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乐育”)代表列席会议。
▲茂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廖建诗出席会议
据悉,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人工智能》教材是首个通过省级审核的地方教材,今年9月起,广州市将依托《人工智能》地方教材启动全市中小学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
▲《人工智能》地方教材示意图
会议中,作为《人工智能》这套教材的编写团队负责人,刘载兴老师以《广州市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策略与工作路径》为题,围绕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展的背景、课程实验的目标、策略及路径四方面首先展开讲述。
他表示,广州中小学开展的人工智能课程是普惠性地方课程,以人工智能通识学习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意识、技术创新思维、智慧社会责任以及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这四大核心素养,并重点阐述了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实施情况,介绍了广州目前形成的以通识教育为主线,通过体验、实验、应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范式。
▲刘载兴做《广州市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策略与工作路径》介绍
来自广州教研团队的教师代表胡欣华、梁佩瑜、谢学斌及陈泽鸣老师则围绕《人工智能》课程教材的结构分析、优秀课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陈柱城老师在现场分享了依托《人工智能》教材研发的课程在课后服务领域的应用及案例。
▲胡欣华做《广州市人工智能课程课堂教学范式设计与实践》介绍
▲谢学斌做《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初中)教学范式案例》介绍
▲梁佩瑜做《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堂(小学)教学范式案例》介绍
▲陈泽鸣做《广东省AI劳动实践案例》介绍
▲陈柱城做《<人工智能>课程在课后服务领域的应用及说课案例》介绍
随后,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信息技术教研员黎珍介绍了茂名市人工智能课程的总体情况,与会人员结合各区和学校实际,畅谈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亮点、建议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广州市教研团队结合广州市在推广人工智能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同类问题给予了解决建议。
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两市教研员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教研工作,对大湾区和湾区之外开展科技前沿教育工作,有了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今后双方将进行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互访活动。
▲黎珍介绍茂名市人工智能课程情况
▲茂名地区各教研室及学校代表在交流中发言。
▲广州市与茂名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会议最后,黄文毓主任进行总结,针对新学期依托《人工智能》教材和配套资源开课的工作表达期望,他指出秋季学期茂名市将引入社会力量,推动10所学校建设人工智能功能室,通过引入优质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优秀的信息科技师资,树立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学校,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黄文毓主任主持会议
推广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新华乐育作为茂名地区公开招标引入的校内课后服务平台,自2021年9月至今,已协助茂名市直属、茂南区、滨海新区和化州市逾百所学校开展丰富的课后服务。今年秋季学期,新华乐育将继续秉持国企担当,紧跟政策机遇,为茂名学校投建运营人工智能功能室,为粤西地区输送珠三角地区主流的人工智能课程,以普惠的方式为茂名学子普及人工智能知识。
同时,也将发挥科技企业服务教育的技术优势,根据当地需求,为人工智能授课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系统化的平台支持,帮助学校补齐师资短板、开好开足人工智能课程,从课后到课内服务,链接更多优质素质教育资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