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广东好医生|冯荣宗:用心用情服务每位患者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编者按

2022年,为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以更大勇气和魄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等联合开展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活动。

经过推荐、评审,一共有15人获评广东好医生,5人获评广东好护士。他们中既有冲锋在核酸采样和医疗救治一线的医生、护士,也有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防控的疾控专家;既有守护一方水土的乡村健康守门人,有大医精诚的中医,也有见义勇为的勇士。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优良的优秀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事迹,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20名医务人员。广东卫生在线推出专题报道,每天分享他们的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一个人身兼数职,日夜忙着各个岗位的事,为人还那么认真、诚心,真是难能可贵。”不久前,一位88岁老人带着一封手写感谢信来到珠海禅诚医院,感谢的主角是珠海禅诚医院副院长、创面修复科主任冯荣宗。

老人身上有一处伤口,此前久治未愈,许多医生都曾表示很难好,直到遇见冯荣宗。看过老人的彩超结果,他先后三次清创,多次针对性用药加速创面愈合。不到10天就有了愈合迹象,老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要用心诊治,再难也能找到希望。”冯荣宗说。他从骨科医生半路转行,专攻急危重症抢救以及慢性难愈性伤口治疗,让不少危重患者转危为安,深受赞誉。2022年,他荣登第六届“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榜单,是珠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

半路转行,专攻慢性难愈性伤口治疗

身有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患者,通常是因为严重压疮、糖尿病足溃疡导致,多数伤口组织坏死严重,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较长,不少医生避而远之。冯荣宗却选择迎难而上,“这类患者是需要有人关注的,我希望更多地去帮助他们。”

一位79岁老人,骶尾部溃疡直径15cm,转诊到医院时已经是严重低蛋白血症,伤口肉眼可见全是灰暗色坏死组织,还伴有刺激恶臭。冯荣宗不以为意,细致地清除压疮伤口的坏死组织,刺激新肉生长。

考虑到患者年岁已高,他还为老人进行全身健康调理及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的蛋白指数恢复正常,压疮伤口坏死组织全部清除,伤口长出了新鲜肉芽,创面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原本只能躺在病床上艰难度日的患者,如今已经能坐轮椅下床活动。

作为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慢性难愈性伤口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引发感染扩散,导致脓毒症或出现溃疡癌变等。“患者大多合并其他疾病,治疗难度大且耗时长,并不是一个热门的专业。”冯荣宗说。

道理都懂,但他还是选择从更热门也相对轻松的骨科转行,2013年拜入有“中国压疮治疗第一人”之称的王维平教授门下,啃起这块“硬骨头”“只要能让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那就是值得的。”

在珠海禅诚医院成立创面修复科之初,他要组建一支由3个医生、7个护士的10人团队,有年轻的护士因无法适应要求调科,甚至提出辞职。遇到这种情况,冯荣宗就给护士做心理辅导,也会尊重护士的意愿,先调其到相关科室,待适应并掌握老年人护理等经验后,再慢慢调回来。

如今的创面修复科已经是精兵强将。一位50多岁的环卫工人双下肢软组织严重感染坏死,体内血小板降至危急值,还有多年肝硬化病史。“过于激进的处理伤口容易出血,但坏死组织不能拖,这个考验很难。”冯荣宗带着团队一起制定方案,全力救治患者。

期间,冯荣宗为患者清理坏死溃疡组织时都极其小心和耐心,每次处理伤口都要花一个半小时,比处理其他伤口多花两倍时间。在一个半月内,他坚持每两天为患者清理一次伤口,不久后患者治愈出院。

对患者和家属而言,短时间便能痊愈已是意外惊喜,冯荣宗还帮他们考虑得更多——负压吸引装置通常价格昂贵,从千元到4000元不等,遇到困难家庭,冯宗荣会选择自己设计组装,一套耗材两三天更换一次,每次仅需要150元,减轻了患者负担。

“慢性治疗耗时长、花费多,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难以坚持治疗,但病情不能延误,一定要为他们多想想办法。”冯荣宗说,治疗的关键除了技术,也需要耐心和爱心。

步履不停,让更多人学会急救

“没错,就是按这里,真棒。”

10多位小朋友围成一圈,冯荣宗蹲在一侧,指导小朋友们进行胸外按压练习。这是冯荣宗受珠海市凤山街道春晖社区邀请,为小朋友们开设的急救技能培训课,也是他近3年来的常规工作。

2005年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冯荣宗十几年深扎临床一线。先后成为骨科医师、急诊科主任助理、质控科科长。2019年,他调任珠海禅诚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就职后,冯荣宗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筹建急诊科,并兼任科主任。他一边发展科室,还与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共建胸痛救治单元,使急诊救治更规范、标准;一边组织对全院员工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将自己的急诊经验倾囊相授。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能及时出手相助。

冯荣宗还把目光投向医院之外。社区、工厂、企业,许多地方都有过他教学的身影,目前已累计开展急救技能培训60余场。

▲冯荣宗教授市民急救技能

每一场培训,冯荣宗都会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意义和流程,并解释如何判断患者否丧失意识、有无自主呼吸、有无脉搏等操作要领,随后利用模拟人为大家现场演示,然后再组织实操练习。“像这样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讲解生动,又能通过亲自示范急救操作加深印象,特别实用和有必要。”一位参加过培训的居民说。

2021年,香洲区首个急救体验实践基地在珠海禅诚医院挂牌,未来将有更多人学得科学有效的急救方法。

投身一线,为抗疫贡献力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冯荣宗兼任珠海禅诚医院、前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总指挥、院内专家组组长等,带头部署制定院内新冠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等。

此时,急诊科等都已形成战斗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能有序应对。

疫情最紧张时,冯荣宗就以医院为家,全程参与隔离酒店、车站驻守、发热哨点诊室、健康人群核酸采样点设计和指挥施工等,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

2020年底,香洲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成立,冯荣宗受邀担任协会院感防控专家组组长,协助香洲区卫生健康局拟定全区院感防控检查标准,每月统筹院感防控指导工作,对全区50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举办多场院感防控培训,为全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始后,冯荣宗又马不停蹄地参与筹备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建设,助力医院获得了珠海市唯一一家民营医疗机构新冠疫苗接种点资质。随后他又积极组织开展院内、诚丰广场接种点的疫苗接种工作,最高一天接种量近5500针次。

因为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积极投身抗疫,冯荣宗先后获珠海市最美医务工作者、珠海市先进抗疫医师和广东好医生等称号。

面对荣誉,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每一张证书都是我继续坚守一线、努力服务每一位患者的鼓励和动力。”现在走进急诊科或创面修复科,仍旧能看到冯荣宗忙碌的身影,或弯腰为患者处理伤口,或安抚患者情绪,就这样日复一日,努力为患者带走伤痛,带来健康。


作者 | 徐徐

编辑 | 王侃 苏海宁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