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巡赛(佛山站)上被网球改变的命运

南方+ 记者

如果不是六年前被教练选中,李娇现在可能一放学就要放牛、帮家里做农活,王发可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高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向职业网球选手迈进。

如果不是从小受家人影响接触网球,罗熙现在也和同学们一样,以上高中然后考大学为目标。

李娇、王发和罗熙来自不同地方,因网球结缘,一同出现在2022中国网球巡回赛(佛山站)的赛场。挥拍、奔跑、喝彩……8月19日—21日三天的比赛里,他们在佛山球场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球大咖一决高低。

“网球带我们走出大山”

初见李娇时,今年14岁的她有些腼腆,皮肤因常年在户外训练被晒成了古铜色。

李娇。

她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山区长大,接触网球前,没有运动爱好。“我一放学就要帮家里放牛,还要做农活,那时候从没见过网球。”和山区其他孩子一样,李娇以为自己就这么平淡地生活下去。

王发和李娇同岁,也来自沧源佤族自治县。他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们家乡还有很多人从没见过网球。“我们那里穷,如果没接触网球,我现在可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读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50多岁的男人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张晓洪让孩子们因网球走出大山。

张晓洪让孩子们因网球走出大山。

2016年,野象网球俱乐部负责人张晓洪在驾车途径边远山区时突发奇想,把培养小球员的目光瞄准了山区的孩子们,于是他从沧源佤族自治县选拔出了第一批属于野象网球俱乐部的孩子。李娇和王发就在其中,那时候他俩才8岁。

开始打网球后,王发印象最深的就是住集装箱改建的房子、穿磨到无法再穿的鞋子,还有那已经完全秃了的训练球。直到去年,他们才从集装箱搬进宿舍。

“当时条件很艰苦,每天都要训练,白天练完打墙、对抗练习、长跑,晚上还要上课,特别累。”第一年的辛苦训练,让李娇和王发都打过退堂鼓。后来教练的那句“网球能改变你们命运”让他们一直坚持下来,并不断突破自己。

经过几年艰苦训练,李娇和王发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李娇和王发。

王发还记得,大概2017年左右,他和队友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深圳参加比赛。“当时很紧张,看到外面世界跟家乡很不一样。”后来他们又去了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参加比赛。王发坦言,网球让他们结交了更多朋友,见识更多新城市,也接受到更多教育资源。

今年是李娇第一次来佛山比赛,又是第一次站在成人比赛赛场上,刚上场时她显得有些紧张。不过她很快调整状态,最终击败了种子选手褚银椰,爆出2022中巡赛佛山站女单赛场的一大冷门。

后来虽无缘决赛,但李娇和王发都表示,能来佛山参加比赛已经十分满足和开心,以后会继续加油。“未来还想参加职业比赛,希望走上职业选手之路。”

15岁女将夺得“双料冠军”

8月21日,中国网球巡回赛CTA500佛山站暨佛山网球公开赛圆满落幕,一位来自四川、身材瘦小的女生引起了全场关注。

她就是罗熙,今年不到15岁,就夺得2022中巡赛(佛山站)的“双料冠军”——女单、女双冠军。

00:56

“佛山是我的幸运地”,15岁女将获中巡赛(佛山站)“双料冠军”

“佛山是我的幸运地!去年我参加中巡赛拿了女单冠军,在佛山比赛很愉快,也很享受。”罗熙笑着说。

谈及早期接触网球的经历,罗熙回忆道,她的哥哥也是一名热爱网球的业余选手,经常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参加比赛,“小时候看哥哥比赛,觉得打网球特别酷,自己也想学。”

在家人的影响下,罗熙从8岁就开始练习网球,没过几年就在赛场上崭露头角。

罗熙获得2022中巡赛(佛山站)的“双料冠军”。

此前她接连参加全国网球青年团体锦标赛与全国中学生锦标赛,在全国网球青年团体锦标赛代表四川一队夺得女子团体亚军,在中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夺冠。

去年,罗熙在中巡赛(佛山站)中夺得女单冠军。时隔近一年参赛,她的球技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我在比赛中节奏把握得更好,之前不管是有没有机会都想发力,现在会有更多的过渡和变化。”

罗熙还透露,本届佛山站比赛是她最后一次参加CTA500赛事,接下来她计划参加CTA800、1000赛事的争夺。“我希望去更高级别的赛事锻炼一下自己,突破自己。”

【南方日报记者】刘明

主办方供图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