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量达347.56万人次,为商圈带来新机遇,市民出行更便捷......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开通一周年啦!
2021年8月18日,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8月15日,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实际开行列次9.20万,累计客运量达347.56万人次,日均运送0.96万人次。这条运营刚满“周岁”的有轨电车,每日穿梭于桂城各处,记录下车厢内外的故事。
日均“手指口呼”超千次
“四到”执行保障停车安全
凌晨4时,列车驾驶员梁绍荣睡眼惺忪,但却利索地爬下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他仅用半个小时让自己清醒过来。虽然距离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首班发车时间还有2个小时,但他已进入工作状态。
梁绍荣演示“手指口呼”。
抄写驾驶行车指示,做好行车预想,这是每个驾驶员出乘前必不可少的流程。“有轨电车能否平稳行驶,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在梁绍荣看来,抄写行车指示就是给驾驶员提个醒,让驾驶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也能临危不乱。
抄完行车指示已是凌晨5时。梁绍荣将手机关机,从此刻到交班前,除非完成单程营运任务并获得许可,否则他在5到8个小时内不能开机,“这是为了避免驾驶员受其他信息、情绪干扰,影响行车安全。”
首班车发车之前,梁绍荣还有一件大事要做——进行约50分钟的车辆“体检”。这项“体检”多而细:看外观,车轮盖板是否严实、车门能否闭合;查车厢,设备柜门是否锁好、车厢清洁是否到位;再到他工作的驾驶室,检查设备功能、开关位置及监控设备等,对列车进行检查的目的是确保车辆无异常、减少行车危险。
6时20分许,梁绍荣将有轨电车从车库开至此程的起点——(虫雷)岗站,等候乘客。随着关门提示语和蜂鸣声响起,列车门缓缓关闭,驾驶室内,梁绍荣操作着有轨电车驶向三山新城北。“别看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较短,单程只有24分钟,但我们的驾驶难度和要求却不低。”梁绍荣介绍,有别于传统地铁,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不仅有隧道段,还有地面段、高架段,复杂的环境让驾驶更具挑战。
近期,强降雨轮番来袭,给有轨电车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少挑战。“当遇见雨势大、能见度低的特殊天气,我们不仅要与调度人员及时沟通,更要严格执行‘手指口呼’的操作标准。”梁绍荣所说的“手指口呼”,就是在进行一个指令之前,先用手指指向操作按钮,确认无误再进行口呼确认,最终执行的过程,全程必须确保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这“四到”。比如关闭车门,他要指向关闭按钮并念出“关闭车门”,才能按下按钮。
短短四五秒的小动作,为的是保障行车安全。“当手、眼、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梁绍荣估算,驾驶员每天“手指口呼”的频次超过1000次。这样严苛的流程和执行标准,正是保障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安全运营的关键。
市民出行高效便捷
商圈迎来新机遇
8时10分,有轨电车准时到达站点。谢炳英脚步一迈,坐到他最喜欢的左侧朝前的座位上,便翻开学习资料认真看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已经驶入谢炳英的生活一周年了,都说有轨电车改变生活,这种改变对谢炳英来说更是显而易见的。
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开通后,他就是首批乘客,“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没开通前,我自己开车上班,少说得有45分钟。假如碰到下雨天,堵上20多分钟是常有的事,开得累不说,还很影响心情。”如今,谢炳英乘坐1号线18分钟就能到(虫雷)岗站,再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行15分钟就到达公司,“不仅方便许多,还经济环保。”
一年间,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为南海市民带来了便捷、高效,成为许多人的通勤首选,更给沿线的商圈、商业街带来了新机遇。
2021年8月18日,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市民拍照记录历史时刻。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方智恒 摄
“广佛线换乘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能直达玉器街站,出站后过一条马路就到玉器街了。”莲姐从事玉器行业18年,现在还在平洲玉器街经营着一家玉器档。她说,来买玉器的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的开通能让顾客选购更畅通无阻。
如今,莲姐在介绍产品的同时,也不忘为顾客送上贴心提示: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沿线有好几个商圈,点对点直达,吃饭、购物一条龙,“客人在本地停留的时间越长,体验感也越好。”下午6时许,莲姐送走最后一批顾客,收拾好档口,便搭乘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回家。有轨电车上了高架,她看着窗外的夕阳,思维渐渐发散:在不久的将来,南海有轨一号线后段通车,在林岳西站将与佛山地铁2号线实现同台换乘,再连接广州南站,平洲玉器街的客源辐射面必然更广。
“安全交底”、腰包不离身
市民乘坐更放心
有轨电车到达(虫雷)岗站,莲姐踏着轻快的步伐出站。与莲姐方向相反,刘亚琳却匆匆进站,一个拐弯后经员工通道进入办公室。系好腰包、做好交班,她的工作从这一刻开始了。晚上9时,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末班车自(虫雷)岗站发车。在所有乘客乘车或出站后,刘亚琳便开始忙碌的工作。
刘亚琳和同事在服务台核对信息。
“进入公司后,我参与了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的筹建,前期主要是查线核图,参与各类规章制度和方案制定。”2021年3月,刘亚琳进驻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在华翠路站开展值守工作,守护着一趟趟有轨电车从站前安全驶过,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开通后,她又守护一趟趟有轨电车奔向乘客的目的地。
“我们的班制是四班两运转,白班侧重于乘客服务,夜班侧重于安全维护,确保次日运营的准时、安全。”刘亚琳表示,许多人以为站点关闭后就停止运转了,但此时有轨电车的“奇妙夜”才刚刚开始。
刘亚琳正在值夜工作。
“刘值站,请到站台来完成安全交底。”刚巡查完各出入口,调度电台就响了起来。刘亚琳不离身的腰包里,有一台对讲机,用于联系司机;一张门禁卡,可通往各个门禁区;数把钥匙,用于打开各类应急门。刘亚琳加快脚步,来到站台。作业组人员佩戴好作业设备,整齐列队,将工具分门别类地摆在地上,刘亚琳随即进行站台门清洁作业的安全交底。
“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刘亚琳清点了人数和工具,再用手机拍照记录,这才在记录本上签字。夜越深,越忙碌。在作业组作业期间,刘亚琳还要完成票务结账清点、人员业务培训、实战应急演练等工作。次日凌晨4时,作业组申请施工销点。刘亚琳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又翻出施工清点时拍的照片,“两张照片一比对,就知道工具是否出清。万一有遗漏,存在异物,会威胁行车安全。”
作业结束后,新一天的运营也即将开始。刘亚琳开始运营前的检查工作:手动测试站台门、检查设备信号,确保机器正常运转;还有扶梯、防洪挡板;再填写好票务报表,确认员工到岗率、仪容仪表……
6时15分,(虫雷)岗站各出入口闸门再次开启,首批乘客走进(虫雷)岗站,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将开启新一天的运营,而刘亚琳忙碌的工作也进入尾声。
听完他们与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意犹未尽~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与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的故事!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佛山新闻网 陈静纭、郑晓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