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好医生”崇雨田:对抗传染病,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编者按:

抗击疫情,他们勇于冲锋,守护群众健康;临床一线,他们治病救人,结合实践不断创新。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第六届“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获奖者名单,15名医生获得“广东好医生”称号。获奖者中既有多次支援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临床医生,也有经验丰富的疾控专家;既有“大医精诚”的中医专家,也有为患者除病痛的乡村“健康守门人”。

即日起,南方+将连续推出15名第六届“广东好医生”的报道,分享他们的动人事迹,传递榜样的力量。

从事传染病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近35年,从抗击“非典”到汶川地震救援,再到阻击新冠疫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崇雨田总是奋战在医疗救治的最前线。“我的专业就是干这个的,对传染病的治疗、预防,舍我其谁。”

2022年3月至5月,崇雨田担任内地援港医疗队总领队,带领由广东省25家医院共391人的医疗队赶赴香港抗疫。8月7日,崇雨田作为广东援海南医疗队领队,再次带队“出征”。

8月7日,崇雨田作为广东援海南医疗队领队,再次带队“出征”。 

8月7日,崇雨田作为广东援海南医疗队领队,再次带队“出征”。 

8月19日,第六届“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获奖者名单正式发布,崇雨田获“广东好医生”称号。

“感受到中央对港的全方位支持”

“希望我们的队员到来以后,能够跟香港的医务人员共同抗击疫情,让更多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到香港后,崇雨田的一番话让人动容。

作为内地援港医疗队的总领队,崇雨田带领16人“先遣部队”于3月7日抵港,了解香港医疗管理制度,熟悉医疗工作模式,沟通内地援港医疗队在港行医的法律问题,为后续医疗队队员陆续入港协助做好整体部署与充分准备。

作为队伍的“大管家”,崇雨田必须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配备更大比例熟悉粤语、具备英语交流能力的一线护理人员到港支援;搭建以感染、重症、呼吸、心血管、老年医学、中医、康复等专科为主的多学科医护团队,运用“医疗护理相结合、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中医西医相结合”的全方位优质医疗模式,针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实行“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有效提升救治水平。

第二批74人、第三批301人内地援港医护陆续到达香港后,按照原定计划展开培训,3月21日,医疗队全面进驻亚博馆参与新冠患者的救治,随后收治规模从最初的2个区逐步扩大到6个区,占整个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的四分之三。医疗队将内地的病区管理模式、交班制度、查房制度、轮班制度带到香港,为内地和港方的协作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为了应对医疗队“零感染”的压力,同时保障队员的身心健康和基本生活需求,崇雨田带领的医疗队,除改造、优化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基础条件,按内地防护标准进入病区工作外,还引入内地的医务人员“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模式,做好医疗队员健康管理,此外,还建立在港特殊保障服务机制,开通了内地与香港特殊时期快速通关机制,不断完善医疗队后期保障,解决队员衣食住行等问题。

“从人员安排到后勤保障,我和队员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中央对香港的支持是全方位的。”直至5月4日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实现“清零熄灯”,内地援港医疗队共参与收治患者超过1200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崇雨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崇雨田  

“对抗传染病,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长期从事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让崇雨田有一种“到一线去”的冲动——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他,在非典、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从未缺席。

2003年,崇雨田的同事邓练贤不幸感染非典,成为广东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这在崇雨田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坚定了与传染病搏斗到底的决心。他说:“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准并科学应对,是必然胜利的。”

带着必胜的信念,他在2020年初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坐镇广州后方,时刻与驰援武汉的由中山三院派出的多支医疗队保持联系,同时统筹协调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建设,打造出“样板式”防控体系;2021年广州突发本土疫情,崇雨田“请战”率领222名医护进驻市八医院一线抗疫,整建制接管确诊病例所在的全部4个病区,实现150例本土阳性病例核酸全部转阴出院,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专家的高度认可。

“作为临床医生,我个人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没什么‘高大上’的。”获评广东好医生,崇雨田依然很低调,“我今年已经60岁了,按博士生导师的退休年龄,应该干到65岁。但只要国家有号召、医院有需要,对抗传染病,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记者】钟哲 实习生 王田恬

【摄影】徐昊

编辑 麦小华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