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脚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小脚丫”家庭志愿者打卡公共文化场所

南方+ 记者

“阅读粤精彩一起向未来”!8月18日上午,“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小脚丫’家庭志愿服务队打卡公共文化场所”第一站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率先引爆2022年南国书香节。

为配合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在市妇联指导下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孵化成立了广州“小脚丫”家庭志愿服务队,动员和组织生活在广州的儿童家庭力量,共同参与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通过孩子们的“小脚丫”脚步丈量、打卡及亲身体验评测等,发挥他们的“小喇叭”传播功能,不断挖掘、宣传广州“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成果。

今年2月冬奥会期间,“小脚丫”启动广州公共体育设施打卡评测并邀请奥运跳水冠军陈艾森到场为广州的小朋友分享体育公开课讲述奥运故事;5月底在广州新儿童活动中心正式开放前,“小脚丫”对新中心开展了儿童友好评测。目前“小脚丫”在各区共成立了10个小分队评测了包括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及广州奥体中心等在内的各大重点公共体育场所,并不定期对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开展常规评估监管。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加速度”

《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正式印发,为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根据建设目标,广州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各具特色的建设试点,创建儿童友好示范城区、街道(镇)及社区(村);到2035年,儿童友好城区、街道(镇)、社区(村)建设及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公园及场馆等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基本覆盖,形成各具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网络。更进一步专门强调广州要塑造适儿化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加强各类公园、绿地、道路、体育场所、医院、学校、交通场站、历史街区、商圈等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的适儿化改造。

今天“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小脚丫’家庭志愿服务队打卡公共文化场所”第一站在广州图书馆举办,正式拉开了“小脚丫”对广州公共文化场所儿童友好度测评活动序幕,后续“小脚丫”们将继续打卡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博物馆、农讲所、广州粤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打卡测评结束后,将汇总文化场馆儿童友好度测评情况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小脚丫”还会定期推出他们的爆米花指数,进一步完善优化文化场馆设施及服务的儿童友好程度。

广州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媒体公益人,“小脚丫”家庭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徐靓说:“‘小脚丫’每一次的评测,成员中都会有残障孩子和生活在广州的外籍小朋友的身影,我们希望尽量让每一次的评测都可以多元化和多视角,反映生活在广州儿童的心声,让每一个孩子的小梦想可以被看见”。

本次活动邀请了学琴2年考取英皇钢琴8级的无眼女孩陈琳,她是广州图书馆的“常客”,更是馆藏盲文钢琴谱的最高频阅读用户之一,指尖阅读,助力陈琳打开新的天地,也体现了广州图书馆对视障人群的阅读友好。

现场陈琳朗读了一本盲文书籍《书本里的蚂蚁》,朗读期间全程寂静,所有人都被陈琳脸上的光感动了。市妇联李艳林副主席为陈琳颁发了盲文版“广州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推广大使”和“小脚丫志愿者”证书,并表示,广州是一座非常有爱和温度的城市,这种爱是360度全方位的。我们会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建设可爱可亲的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参与“小脚丫”盲测广图视障服务区

活动现场,在视障“小脚丫”陈琳带领下,所有的“小脚丫”戴上眼罩,大家排好队,用手搭在前面伙伴的双肩,彼此支持着走在广州图书馆的盲道上,走进视障人士服务区,用手触摸盲文,用耳朵感知这个世界。广州图书馆的馆员和陈琳在现场教孩子们学会触摸盲文“中国”二字,这次的盲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让所有参与的小脚丫感受到了视障人士的坚强和勇敢。有“小脚丫”现场表示,未来会更关注广州市区的盲道,再看到有杂物占用盲道的情况,会主动帮助搬开,因为这些盲道对一个看不见光明的人来说就是眼睛。

广州图书馆视障服务区为视障读者提供书刊借阅、资料查找和终身学习服务,该区建筑总面积为300多平方米,区内常设视障读者专用座位52个,收录盲文书刊、音像资料、大字版图书10000多册/件。据统计近五年在视障人士服务区借阅盲文图书的读者人数达到4773人次,共借出盲文图书23899册次,相比上一评估周期分别增长284.6%、441.2%。

视障服务区还为残障读者提供免费的上网及技能辅导、有声读物阅览、盲文图书和视听资料借阅、阅读推广活动等服务,2018-2021年举行了包括盲人诗歌朗诵比赛、无障碍电影欣赏、读书分享会等522场活动,并有专门针对困境儿童开展的漫绘阅读和读写项目。疫情以来,广州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推出了免费送书上门服务和志愿者文化助残服务。

“书香之城”共建共享图书馆资源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书香之城”“图书馆之城”,广州儿童爱阅读,拎行李箱借书是常态。2021年广州图书馆少儿图书外借文献量为2087.43万册次,占比为63.79%,其中的儿童与青少年部总馆藏量约100万册,亲子绘本阅读馆约藏书28万册、中小学生文学艺术图书区约藏书45万册、中小学生书刊综合区约藏书29万册,并配置了玩具馆、悦读伴岛、创客空间、母婴室等功能区。在广图每天都有一道风景,就是拉着各式各样行李箱来借书的孩子们。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未成年注册读者为143.83万,占全市注册读者的31.35%;全市公共图书馆外借文献量为3272.21万册次,其中少儿图书外借文献量为2087.43万册次,占比为63.79%。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达1867.66万人,其中儿童(0—17岁)有304.52万人,占比16.30%,相当于广州0-17岁儿童2021年人均借书超过6.8册次。而广州还有一个专门为未成年人、家长和少儿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内设有绘本馆、童趣馆、文学馆、外文馆、历史馆、玩具馆等,每个月会举行丰富的亲子活动。

近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将积极推动在白云区建设广州第二图书馆,在荔湾区建设广州第三图书馆,在白云区建设广州第二少年儿童图书馆,在海珠区建设广州第三少年儿童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要制订《广州市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室)“馆校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4)》,到2024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互联互通、社区图书馆有机融合,积极联系在地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图书馆资源。

“小脚丫”让广州更美好!未来“小脚丫”会持续出现在广州各个角落,评测儿童友好度,也欢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加入,一起用小脚丫丈量广州、建设广州、读懂广州、热爱广州,打造一座属于小脚丫的梦想之城。

【南方+记者】马艺天

【通讯员】穗妇宣

【摄影】刘力勤

【实习生】李嘉诚


编辑 赵雨笙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