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到野外或公园游玩。茂盛的竹林是个消暑的好地方。
坊间传闻,竹叶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有人会趁机采点新鲜的叶子,拿回家煮水喝。然而,用竹叶入药可是大有讲究,千万别采错叶子。
入药的“淡竹叶”
据《本草纲目》的记载,竹叶味甘淡,性偏寒凉,有清热除烦、利尿清心火的作用。
很多人误以为,竹叶就是观赏区里那些高大竹子的叶子。事实上,《本草纲目》里所用的竹叶是“淡竹叶”,这是一种个子长得很矮,几乎像禾苗一样高的禾本科植物。
“淡竹叶”,并不是指“淡竹”的叶子。它的叶子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竹叶很像,是细长而尖,但更为柔软些。由于它的外形不起眼,又不能遮阴,景区或公园里很少会栽种。
淡竹叶的作用
用淡竹叶煮成的水,味道很清淡,夏天可当茶喝。治疗风热感冒的名方“银翘散”里就有它。
虽说,竹叶解表发汗的力量没有其他药大,但自有它的优点。淡竹叶在利尿的同时,还能引导上焦的火气通过小便排出,起到清热,尤其是清心热的作用。
治疗口疮
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有“口舌生疮”的情况。有时,是口腔里长了溃疡;有时,是舌尖红肿,一碰就疼得钻心......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时,或生气发怒的那阵子,特别容易出现这类情况。中医会把此病因归结为“心火旺”。
这种在人体上部的热邪,如用非常寒凉的药“下火”,虽可治疗,但总有些“小题大做”,也容易伤及中焦无辜的脾胃。淡竹叶的质地轻巧,只疏解上焦的心火,清热不伤中气,这就是它之所以能加入到治感冒方中的原因。
淡竹叶可在药店购买,若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破损后的溃疡,可加上5-10g的生甘草一起煮,更快起到止痛敛疮的功效。外出时,不妨备壶竹叶甘草水,甘凉可口,又清热解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