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庙"即南海神庙
相传唐朝时有一批天竺(印度)属国波罗的使者来访,其中一位名叫达奚的使者拜完南海神后,在神庙的左右两旁各种下一棵波罗蜜树。因其来自波罗国,在南海神庙种植波罗树,于是后人又把南海神庙称为"波罗庙"。
“波罗诞” 由来已久
南海神祝融的生日——南海神诞也就被称作"波罗诞",“波罗诞”正诞日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从宋代至今,“波罗诞”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1000多年,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波罗诞”是民间为南海神诞辰而举行的迎神赛会活动,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地区,珠三角地区尤盛。南海神在四海神中神次最贵、名气最大,古代官方、民间都十分重视祭祀活动。每逢神诞,南海神庙都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古时的“波罗诞”,人们为了庆祝南海神诞辰纷纷前往南海神庙朝拜,以祈求海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现今的“波罗诞”庙会活动,前来参拜祈福的人们加上在神庙周围销售的各种特色工艺品,形成风格独特的庙会。从2005年开始,当地政府就将波罗诞和广州民俗文化节整合在一起,成为为期三天(农历二月十一日至二月十三日)的波罗诞民俗文化节。
“波罗诞”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具体起源时间已难考究,但从历史典籍可知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宋代刘克庄《即事》中,有这么一句诗:“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庙。” 由此可知“波罗诞”至少在宋代已经出现。“波罗诞”目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珠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庙会之一。
重头戏 “五子朝王”
相传南海神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大案”,二儿子“元案”,三儿子“始案”,四儿子“长案”,五儿子“祖案”。三儿子因为生得虎背熊腰、一身牛气,南海神不喜欢他,封候级、将军级全没份,但老三却认为自己很优秀,故此爷俩的关系一直不对付,也因此获得“硬颈三”的外号( “硬颈”是粤语,意为“脾气倔强”)。
五子神像分别由南海神庙附近的村民在村中供奉,供奉的乡村统称“波罗庙十五乡联谊会”,这些乡村每年轮流供奉五子神像。“波罗诞”期间最为重要、极为壮观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四方会景”,也叫“五子朝王”。
“五子朝王”就是五子神像由供奉着的十五乡乡民抬着进庙朝拜南海神,向南海神祝寿的一种游神庆典仪式。在正诞日上午,五子神像被抬着前往南海神庙前广场集合,五子共同向南海神祝寿,为民众祈福,是为朝王。祝寿仪式完成后,分别再将五子神像抬回本村游神,接受乡民祭拜,本村游神仪式结束后,又将五子神像抬至下年当值村中游神,仪式完毕后,举行安置神像仪式,是为游神。
有一年“波罗诞”,村民们正准备将三儿子的神像抬入庙中为南海神拜寿,抬杆突然断裂,眼看要错过拜寿吉时,村民灵光一闪,将三儿子“始案”的轿子反过来抬,便顺利入庙。从此以后,每年三儿子都背对着南海神为父亲祝寿,各自相安无事。
“五子朝王”活动,以南海神五子神像巡游、共同祝寿、献福仪式等为主要表演形式,比较典型且完整地展示祭神的盛况,是展示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使南海神庙的民俗文化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