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日常诊疗中,还是面对疫情大考,如果说东莞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重要的“主力军”,那么,全市众多民营医疗机构则是不可或缺的“助力军”,共同守护东莞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东莞常安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张妙仪感受最深。东莞去年“12·13”和今年“02·24”两次重大疫情的处置中,民营医院全院腾空成为“应急医院”,常安医院是东莞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展现了常安担当。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张妙仪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照护病患。产房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永远不知道突发情况哪一刻会来临,她只能时刻备战,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救护车上接生,力保母子平安
张妙仪从事护理工作12年,其中10年是在产房。她清晰记得,有一次在救护车上接生。那日凌晨,产房值班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产妇蒋女士有急产史,今怀孕34周,在家出现宫缩,痛感明显。
接到电话,张妙仪和值班医生意识到情况紧急,必须尽快赶去,即将出生的宝宝和急着生娃的妈妈都亟须帮助。他们拿上产包立即下楼,坐上120救护车,司机一路飞驰,10分钟后抵达孕妇楼下。
孕妇家在六楼,没有电梯,无法使用平车。他们二话不说,抬起担架,爬上六楼的出租房,来到孕妇身边。张妙仪一边检查评估情况,一边安抚孕妇放松,告诉她目前宫口未开全,可以转运到医院。
孕妇艰难地配合着上了担架,“我们和司机大哥、孕妇丈夫四人联手,在狭小的楼道里,一圈圈转下来,终于抬上救护车。”张妙仪说,上车四分钟,还没到医院,孕妇突然宫缩加强,可能破水了。
张妙仪指导孕妇配合呼吸、放松的同时查看情况,胎膜确实破了,宝宝马上要生出来了。她立即打开产包,准备抢救物品,跪在救护车上完成接生。一声啼哭打破了所有的担心,庆幸母子平安。
忍受无端责骂,减轻患者疼痛
今年5月的一天清晨,查房时张妙仪突然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她立即跑到505病房,原来,新手妈妈小张因为乳头凹陷严重,拒绝母乳喂养,引起生理性乳涨发生堵奶,乳房胀痛让她疼痛忍受。
小张丈夫的双手已经被她掐得满是淤青。她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她对着家属喊:“快买包毒药回来,把我毒死算了。”因为疼痛到失去理智,她无法控制,也接受不了任何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指导。
张妙仪缓缓站到小张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跟她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我们理解你……”可没等她说完,小张立刻甩开她的手,大喊:“你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的痛苦,你不用来安慰我!”
小张一直破口大骂,张妙仪站在她身旁,让她把所有想发泄的情绪都发泄出来。等小张冷静下来,张妙仪开始一步步指导,告诉她遇到奶涨如何自我排空乳房,乳房疼痛时如何处理来减轻疼痛。
这让小张和她丈夫都分外感动。产后康复时,小张特意挂助产门诊号,找张妙仪为她制定训练课程。一个疗程下来,小张的身材很快恢复到孕前,看她一脸自信,哪还有一丝像被疼痛折磨过的模样。
坚守抗疫岗位,守护群众安康
两次疫情处置中的点点滴滴,张妙仪仍会时常想起,她还记得,3月1日,突然来了很多准备生产的孕妇。当时,5楼西区收治防范区孕产妇,已经住满了,打开其他区域接待大朗孕产妇迫在眉睫。
张妙仪带着护理队员,跑上跑下模拟运转路线和流程,迅速收拾4楼病房,20分钟内将4楼病区打开,迅速安顿好孕产妇。有她守着,护士们的心安定下来,一旦有疑虑马上能找她求助,工作非常顺畅。
“医院华佗广场有位临盆的孕妇,麻烦派人下来送往住院部。”中午11点半左右,张妙仪突然接到电话,有一位孕妇自行来到医院,已经破水。张妙仪穿着严密的防护服,拉着平车飞奔到华佗广场。
抵达后,她立刻现场评估孕妇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扶孕妇过床。入院后,医生给孕妇进行相关检查。紧张的气氛一直持续到第三天凌晨,随着一阵洪亮的婴儿哭声,宝宝终于平安落地了。
守护了群众安全,亏待了家人孩子。抗疫期间,张妙仪一个多月不能回家,年幼的儿子在电话中天天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让她潸然泪下。但抹掉眼泪后,她依然坚守岗位,义无反顾。
最美档案
张妙仪,东莞常安医院妇产科护士长,从事妇产工作12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娴熟的助产技术,丰富的孕妇自由体位指导及难产接生经验。擅长孕期胎教、亲子律动、母婴护理、产后康复,对妇产科危重症护理有丰富临床经验。多次获得常平镇优秀护士、东莞常安医院“优秀个人”“优秀护士”称号。
2021年12月13日,东莞大朗发生新冠疫情,常安医院临危受命,成为中高风险地区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张妙仪负责整个产科封控区的护理管理工作,她全身心投入,为东莞打好打赢疫情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
2022年2月24日,常安医院再次被紧急征用,妇产科划分多区域管理,分别接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孕产妇。期间,妇产科出生新生儿122人,护理团队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