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驻镇进行时|解决翁源三华李工业化生产难题,暨大团队有妙招

南方农村报

暨南大学白卫滨教授牵头的“果蔬加工与营养”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白卫滨、王超、段翰英)自2011年开始了三华李深加工的研究,并于2019年搭建了适合三华李深加工的中试生产线,为了将中试产品转化为产业化的试产试销的产品,白教授和团队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并就生产线设计、设备选型、成本和经济效益、工厂设计、环境废弃物排放和销售等开展了一列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化思路。

但是现有的一条三华李加工的生产线在暨南大学校内,不方便对翁源县的三华李进行产地实时的加工。为了快速地搭建一条可以进行工业化实施的三华李加工生产线,特派员团队充分调动自身和团队的资源,解决了场地、设备、资金、销售等一系列难题。

1、场地:特派员团队找到广东省委政研室牵头的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杨勇军队长积极与镇里协调沟通,同意将翁城镇的一家目前闲置的食品加工厂用作三华李的深加工场地;

2、设备:一条三华李产地加工的生产线投资需要300万。特派员积极跟前期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广州达桥食品设备有限公司联系对接,跟企业介绍了目前翁源县三华李的现状,达桥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立即捐赠了价值300万的设备助力三华李的产地加工;

3、资金:三华李20吨原料的收购、加工的劳务费、设备运行的费用;运输、维修费全部采用科技厅特派员的经费;

4、销售:特派员团队考察“湖北香园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供销协议,为明年三华李的加工拿到第一笔订单。为了将生产出来的三华李原浆、三华李果酒、果醋等产品推向市场,通过推荐参加展销会、开发三华李配方、并介绍行业的龙头企业共同推进三华李深加工产业发展。

暨南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引进三华李深加工技术和成套设备,在翁城镇成立了“乡村振兴三华李加工车间”,生产线包括:清洗→消毒→脱核→破碎→细磨→预热→杀菌→无菌包装→贮藏-深加工-多元化产品(含三华李果酒、果醋、发酵果汁、低糖果酱、果粉等),并积极对接下游企业,解决销售难题。           

这是翁源县的第一个三华李深加工项目,将有助于解决裂果的出路,逐步解决种植户“看天吃饭”等难题。今年是第一次在翁源县示范试点该项目,目前已经产业化了20吨三华李,带动当地农民产生经济效益80万元。


【整理】刘玉锦 甘楚楚

编辑 喻淑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