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四川成都彭州市龙漕沟突发山洪,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引全网关注。
救援人员沿着水沟向龙漕沟内进行搜救。图源 | 澎湃新闻
事故发生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要求——
全省各地紧急排查辖区内易发多发险情的涉水景区以及滩涂、峡谷等野外风景区域,组织开展动态巡护,落实专人在重要点位盯守巡查,做好警示提示,极端天气情况下严禁任何户外探险、涉水活动,及时劝阻山间溪谷、浅滩水域内野游、露营等行为,坚决确保人员安全。
彭州山洪是开闸放水所致?
这些都是谣言!
灾难发生后,网传山洪突发与“上游泄洪”、“堰塞湖塌方”有关,引发网民关注。成都14日予以辟谣,明确山洪系暴雨引起。
▲相关谣言截图。图源 | 网络
▲相关谣言截图。图源 | 网络
▲相关谣言截图。图源 | 网络
13日19点08分,彭州市应急管理局官方微博“彭州应急”就“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洪水”一事发布通报,提及事故原因为当日下午该辖区有对流云团生成,伴有短时强降雨,从而引发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群众被困。通报全文如下:
关于龙门山镇龙漕沟8.13
突发洪水情况的通报
8月13日下午14时37分,彭州市龙门山镇接到气象预报,辖区有对流云团生成,将伴有短时强降雨。接报后,龙门山镇政府立即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巡逻队员及志愿者等力量对辖区内河道沿线戏水游客进行劝离。15时30分,小鱼洞社区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事故发生后,彭州市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等部门立即赴现场开展搜救工作,目前人员伤亡情况正在核查中。请大家不传谣、不信谣,以权威发布为准。
图源 | @彭州应急
网传龙槽沟河道被挖掉、仍有游客游玩?
彭州回应相关网传信息不属实
当前相关救治、善后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但相关网络平台却流传“彭州龙槽沟河道已被挖掉”、“龙槽沟出事后仍有游客游玩”等图文信息,再次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不少网民认为当地在发生伤亡事件后仍缺乏有效管理。
▲相关谣言截图 图源网络
▲相关谣言截图 图源网络
▲相关谣言截图 图源网络
▲相关谣言截图 图源网络
8月15日,彭州市委宣传部通过官微“V彭州”发布声明称相关网传信息不属实,现场未有工程机械进行作业,同时龙门山镇已于8月14日对全镇范围内进入河道的群众进行劝离,禁止进入河道游玩。
▲“V彭州”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V彭州”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事发地被称为
“野生网红打卡地”
据报道,龙槽沟风景优美,却并未开发为景区,且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近些年,曾两度暴发山洪。所以龙槽沟周边设有警告标志、防护网,禁止游客下水;当地政府也定期组织人力劝离。
与官方设立的种种警戒牌不同,网络平台对龙槽沟的描述,完全是另一番画风:此前有多个社交平台上都有网友发帖推荐到龙槽沟游玩,卖点为“免费耍水”“小众森林徒步秘境”。#龙漕沟系野生网红打卡地# 的词条更是几度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图源 | 网络
尽管彭州市龙门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张宣传海报中已提示:“山洪暴发时,龙漕沟作为一条连通后山的沟渠,承担了泄洪的任务,这时的她来势汹汹、气势磅礴,危险系数陡增。”
但一位游客告诉记者,龙漕沟沿途岸边确有防护网,也有警示标识。可遇到防护网破损处,游客就会穿过防护网下河玩耍。
相关推荐博文。图源 | 澎湃新闻、上游新闻
对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表示:
① 如果平台是收费的有偿推荐,则务必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过失未告知风险的,可能承担过错责任。
② 如果平台是免费的无偿推荐,则消费者自己去旅游发生意外,是自甘冒险,自负其责,平台没有法律责任,但道义有愧。
图源 | 澎湃新闻
有记者于8月14日晚检索“龙漕沟”发现,多社交平台已上线相关警示提醒——
图源 | 社交平台
野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户外运动,但是户外活动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和意外。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大自然的风险无处不在,不随意到未开发的“野生景区”,尽量在正规、设施健全的景点游玩。
对于有明确风险提醒的地方,务必遵守规则,切不可侥幸大意。外出旅游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做好充分准备,守住安全底线!
山洪来临前有哪些征兆?面对山洪如何防范和正确自救?一图读懂↘↘↘
扼腕叹息,
引以为戒!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
彭州发布、彭州市委员会宣传部官微、
广东共青团等
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