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肿瘤边缘和脑组织紧紧“黏”在一起
要如何抽茧剥丝的将其剥离开来?
要知道,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
一旦切除肿瘤时不小心破坏脑功能区域
患者致死致残率将大幅度增高
针对这个难题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引入世界一流机器人手术显微镜
“ZEISS KINEVO 900”
在显微镜下用黄荧光染色技术
将肿瘤边缘“点亮”
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推向更高水平
温阿姨在1个月前出现反应迟钝、口齿不清和右侧肢体乏力的症状,并且逐渐发展到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左颞叶高级别胶质瘤,遂前往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针对温阿姨的病情,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开展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患者因为脑肿瘤压迫大脑语言功能区和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已经出现失语和偏瘫症状。但高级别脑胶质瘤是一种呈浸润性生长的脑肿瘤,肿瘤与周围组织没有明确的边界,如何把握切除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之间的手术分寸才是最大的难题。而且此肿瘤恰好位于患者大脑的功能区,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学科带头人祝刚介绍。经讨论,手术团队决定采用术中超声联合黄荧光引导切除肿瘤的方案。
如果说灯塔可以为大海中的渔船指引方向,那么在脑胶质瘤的手术中,显微镜下的黄荧光就是手术医生的灯塔。7月18日,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祝刚带领邓一帆手术团队为患者开展手术。利用术中导航系统及超声技术精准定位病灶后,蔡司Pentero900显微镜下的肿瘤组织发出耀眼的黄绿色荧光,与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区别明显,这为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提供了可视的荧光边界。在点点荧光的指引下,手术团队逐步切除肿瘤。
▲黄荧光“点亮”肿瘤组织,
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别明显。
▲肿瘤切除后瘤腔内没有黄荧光显影
手术顺利完成,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不适症状。术后仅十天,温阿姨即顺利恢复,步行出院。
▲术前MR显示患者肿瘤体积大,占位效应明显,侵犯语言区和运动传导束
▲术后MR显示肿瘤完全切除
自2021年10月引入蔡司Pentero900显微镜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惠州地区开展十余例黄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提高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供稿:神经外科 曾凯亮
供图:神经外科 邓一帆
主编:廖云慧
编辑:钟一夫
校对:骆燕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