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室 | 驩兜奉命开百越

广州海事博物馆
+订阅

南海神庙相关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就和驩(huān)兜有关,本期历史教室就和大家分享“驩兜奉命开百越”的故事。

传说中华民族在三皇五帝的时代里,中原地区率先进入了相对较先进的原始社会。但在当时,岭南依然是蛮荒的百越地区,被称为南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山岭的阻隔,交通的不便,这些因素让中原的先进文化难以传入岭南地区。

直到公元前三千多年前,中原出了一个明君叫尧帝。为了开拓南方土地,尧帝就派出他的儿子驩兜,去到岭南百越之地,希望驩兜能带领当地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传说在驩兜的教化之下,南蛮民众学会了用火煮食,用兽皮做衣,用野麻织布,还学会了伐木为舟、烧土制陶等等。另外,因为驩兜懂得弹琴唱歌,还用音乐感化了南蛮的民众。民众在驩兜的率领下,荒蛮之地焕然一新,虽不及中原,但也比过去文明多了。因此,百越民众奉他为南方人的祖先。

驩兜仙逝葬于南岳衡山,以后被奉为赤帝,也就是祝融。祝是永远的意思,融是光明之意,祝融代表着永远光明的火神。

公元594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南海神庙在百越之地,黄木湾滩头建成了,主宰南方之神就非祝融莫属了。南海神是管海的,是水神;祝融是赤帝,管南方,属火神,因此南海神庙建成之后,祝融就身兼水火二神,接受历朝皇帝的祭典、礼拜,从此南海神庙也成为国家祭海的地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