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安民警”
“您的身份信息被盗用,
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黑钱”
“请配合警方调查,缴纳保证金”
……
当电话那端的“警察”
向您抛来一连串逼问时
您会不会慌了手脚?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当然是
↓↓↓
近日
霞山区杨女士
遇到上述类似情况
幸亏民警及时劝阻
杨女士才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2022年8月6日,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派出警力到各核酸检测点开展安保执勤。当天14时许,正在霞山区绿塘路一小区核酸采样点执勤的刑侦大队黄警官突然遇到附近一商铺老板求助,其称朋友杨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说杨女士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致使银行卡被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要求杨女士配合调查,向指定银行账户打入相应数额的保证金。由于对方能准确说出杨女士的个人信息,所以杨女士半信半疑,一时拿不准主意,便与他商量,他无奈之下就近向核酸检测点执勤民警求助。
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黄警官当即告知商铺老板杨女士遭到“冒充公检法”诈骗,并向其揭秘诈骗套路的手法,让其劝说杨女士不要上当受骗。然而10多分钟过后,商铺老板再次找到黄警官求助,称杨女士在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下,已经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情况紧急,黄警官立即用商铺老板的手机拨通杨女士的电话,亲自对杨女士进行劝阻。在民警的以案示警和反复劝说下,电话另一端的杨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最终免遭诈骗。
“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解析
01开场白
自称警察,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等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02转接电话
紧接着,电话被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由于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03“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
添加受害人QQ或微信,向其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04诱骗转账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悉数转走,至此,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完成。
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
3.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4.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把诈骗电话改成公检法机关真实的座机号码。当您对来电号码存有疑问时,可以直接拨打110确认。
骗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请务必时刻牢记“三不一多”原则——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漏,转账汇款多核实!
来源:平安湛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