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每日骑行百余公里“累坏”心脏,专家提醒运动量力而行

南方医plus
+订阅

家住广州的67岁李叔(化名)酷爱骑行,保持每日骑行百余里,但自去年以来,他逐渐感到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有时甚至喘不上气。在医院全面检查后,发现心脏扩大、心脏功能衰竭。

听从医生建议,李叔开始接受系统评估和治疗,包括药物长期治疗和运动、营养、饮食、睡眠等多种生活方式的管理。经大半年的心脏康复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也重新恢复了运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黄兆琦指出,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尤其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合适的运动。

黄兆琦心脏康复团队病例讨论。

黄兆琦心脏康复团队病例讨论。

长期运动过度加重心衰

热爱生活的李叔喜欢到处游玩,尤其喜欢骑行,尽管已经年近七旬,风采依然不减当年。他说,自己曾经环台湾岛十天骑行1246公里、环海南岛八天骑行900公里,广州至韶关骑行两天到达,国内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如今还保持着每日骑行百余里。

然而,自去年开始,李叔逐渐感到活动量明显下降,有时甚至喘不上气,晚上睡觉躺下去觉得喉咙被卡住一样。他到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经过详细的检查,胸片提示心脏明显扩大,心脏彩超检查提示LVEF仅33%(LVEF即左室射血分数,反映心脏功能状态,正常值为50%-70%),诊断为“心脏功能衰竭”。

“心脏不行了,难道以后都不能运动了?”得知诊断结果,李叔不禁忧心忡忡。

对此,接诊的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黄兆琦副主任医师解析道,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都在退化,尤其是心脏,在疾病和老年化的双重影响下,功能衰退更加迅速。“当LVEF小于40%,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脏功能衰竭,严重的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危及生命,李叔的这个值已经到了比较危险的临界点。”

当心脏功能出现下降时,首先要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的方式,解决引起心脏功能下降的疾病因素,其次要做好心脏功能的长期维护工作,包括药物的长期治疗,以及运动、营养、饮食、睡眠等多种生活方式的管理。

黄兆琦副主任医师表示,运动是维护和增强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并非完全限制运动,而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个体化制定运动处方,既不增加心脏负担,又要保证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转并且稳步提升。

量身定制科学运动处方

李叔住院期间,黄兆琦副主任医师根据他的疾病状况制定了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案,李叔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晚上睡觉没有憋闷的情况了,日常活动后也没有明显的气促了。

黄兆琦团队同时给他的心脏功能做了精细评估,包括有氧运动能力评估以及运动风险评估,测试了他目前状态下的心脏的性能,根据测试结果给李叔制定了个体化运动处方,具体到每周运动多长时间,每次运动的强度如何,多长时间需要复查调整运动处方等。

出院后,起初李叔还能按照运动处方执行,慢慢地,他觉得自己恢复的情况越来越好,开始有些心急,在某天一口气骑行了140公里后,结果再次出现不适前来就医。

黄兆琦对李叔再一次耐心进行了教育,“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当患上心脏疾病,就像是发动机坏了,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比如支架、射频、起搏器等)去修理,更应该注意心脏功能的长期维护。就像快要报废的发动机,你还在拼命地加速,结局只能是提早报废……”

经过医生形象解说,李叔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后,他严格按照黄兆琦心脏康复团队制定的心脏康复计划,将运动量减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随着心脏功能改善再慢慢增加。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李叔再次复查时,心功能有了明显改善,心脏超声提示LVEF达到了50%,扩大的心脏也缩小了。近日他高兴地向医生反馈,它去了云南旅游,上了高原、雪山,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状态良好。

经系统康复治疗,李叔LVEF值由33%上升至50%。

经系统康复治疗,李叔LVEF值由33%上升至50%。

心肺运动试验预知风险

黄兆琦介绍,包括药物、运动处方等在内的一切帮助心脏功能恢复的措施,称之为心脏康复治疗,它能够帮助心脏病患者更好地恢复心功能,有效预防再次发生心脏疾患。但要特别注意,如果运动的方式和强度不恰当,只会让患者的心脏功能雪上加霜,完全不运动也不行,心脏功能会像年久失修的发动机一样,更加容易退化。因此,对于李叔这类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科学制定运动处方?据了解,一般体检所做的心电图反映的是静息的心脏情况。想要了解心脏病患者在运动中的心脏风险,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反映受检者心肺功能极限的最大摄氧量,呼吸能力的通气效率,同时可以观察到运动中有没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异常的血压反应,全面地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以及判断疾病的预后和发现隐匿性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

除了心脏病人群之外,“三高”人群、肥胖人群、心血管病家族史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育运动爱好者等,也建议进行心肺运动试验,一是筛查隐匿的心肺功能疾病,一是通过心肺和肌肉储备功能评价,也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运动处方,提升运动耐力。

【记者】江玲

【通讯员】王慧 白恬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