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室 | “中华音乐文明之源”——贾湖骨笛

广州海事博物馆
+订阅

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9000~7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

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不仅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贾湖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就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

迄今为止,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十支完整的骨笛,长约20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这些骨笛的款式相似,但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之分,个别笛子在主音旁还有调节孔,有的还留有制作时的设计刻痕。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长22厘米,有七孔,做工非常精细,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还穿有一个调音。经测音可发出声音阶,为竖笛,调音孔可以发出两个变音。

经动物学家鉴定,这些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符号可见,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经测试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音阶,为中国音乐音阶发展及七声音阶起源,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更早。

贾湖骨笛的出土,完善了中国甚至是世界的音乐历史,有力地证明了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所具有的音乐水平就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贾湖骨笛于是也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它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