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图直播间、汉字家园|百物生焉之动若脱兔

东莞松山湖图书馆
+订阅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先民们通过各种尝试,逐渐了解、发现了各类天然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为其命名,用图画、符号记录它的“形象”。而中华文明也在百物的“反哺”中延绵至今,成就璀璨辉煌的文明大国。

兔,哺乳纲兔形目,十二生肖中的第四种动物。大约在商周时期,兔子就已经加入了先民的“豪华食谱”,从物理上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兔子的俗语也越来越多:“兔死狗烹”“守株待兔”“狡兔三窟”等。而且兔子也逐渐成为月神和长生的从属和代名词。但不同俗语中的兔子往往不能混为一谈,根据生活习性,兔子可以大致分为“穴兔”和“非穴兔”两种。本期汉字家园,我们将一起回顾与“兔”有关的文字与典故,了解“卯兔”的文化内涵,为“玉兔”验明正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