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草木葱茏、气候宜人,茶韵飘香,从来不缺风景。这就是惠来县最年轻的镇——侨园。明媚阳光下,翠绿的茶园与各色美景相融。
侨园镇原是一个华侨农场,经省政府同意,改制设立侨园镇。2021年1月12日,惠来县侨园镇正式揭牌。侨园镇位于三清山麓脚下,镇域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万多人,其中有来自印尼、越南等8个国家的侨眷侨属3000多人。侨园设镇以来,美丽圩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等各项举措持续发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侨园大地徐徐展开。
扮靓圩镇,风景如画惹人醉
初秋,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在侨园镇看见,青山绿水中,坐落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家家户户庭院外墙都描绘了色彩明亮的壁画,屋外还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供村民倾倒垃圾。行走在蜿蜒的乡村道路上,只见村道干净整洁,村庄舒适宁静,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去年以来,侨园镇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和美丽圩镇建设,坚持“全镇一盘棋”建设理念,以中心镇区为实施主体,着力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邀请设计单位根据建设美丽圩镇“10个一”创建内容,按照“生态发展镇”的创建思路,编制了《侨园镇美丽圩镇创建专项规划》,为圩镇整治提升把好方向。将中心镇区划分为4个片区:农贸商业片区、党群服务片区、文化教育服务片区、居民居住片区,并对应建立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库。全面完成党建主题公园、孔子广场风貌提升等9个建设项目。孔子广场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孔子塑像高达9.58米,塑像前建有《论语》和《道德经》的石刻书卷、祭孔鼎和其他配套设施,周围矗立着8根中华文化柱。侨园镇通过孔子广场风貌提升,如今已成为一个教育文化旅游胜地。
侨园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改造工作,桃园村、侨东社区投入资金250多万元实施巷道硬底化建设;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设新厝埕、桃园两个村标准化公共厕所;投入94万元新铺设中心区2000多米污水管网,切实打通源头截污“最后一米”;投入建设资金64万元实施中心区道路风貌提升;实现全面绿化、美化、亮化,沿街铺面统一安装招牌,呈现在群众眼前的是一副崭新的面貌。
“自从进行了风貌改造,屋外的水沟清理干净了,道路也扩宽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感觉生活也更幸福了。”谈起现在的居住环境,侨园镇的印尼侨属黄世命笑着说。
侨园开窗见绿,坐听鸟语,起步闻香,简单而精致,优雅而从容,转角遇见美,曾经脏乱差的小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宜居村”。
挖掘品牌,茶韵飘香产业强
一个本地品类的广泛种养,让一个地方对外形成记忆点,这叫名片。
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侨园茶叶独特的自然品质——茶色正味厚,清香甘醇。八月的侨园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走进八国风情旅游区,揭阳市大南山农泰种养加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蔡秀云说,眼前这片茶园中栽种的正是乌龙茶,其中包含金萱、翠玉等名优茶叶品种,该茶园一年分三季采茶,固定员工20余人,采茶期将在村中另外雇佣30余人采茶,已带动不少贫困户就业。
来到该公司有机认证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林。“除了乌龙茶,我们还选种了红茶。”蔡秀云介绍,基地同时也培育了英红九号和鸿雁十二号茶叶,均属于公认的加工红茶的优异品种,具有养胃、提神消疲、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侨园镇走出了绿色发展新路径。侨园镇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等经营模式,以八国风情旅游产业带动东南亚风情街商业、茶叶产业发展,形成生态旅游特色消费双循环。全镇茶叶种植面积3500多亩,种植加工茶叶龙头企业6家、个体作坊15家。去年全镇茶叶年总产量5000吨,总产值4950万元。注重茶叶品牌创建,全镇注册茶叶品牌7个,其中广东著名商标1个,茶叶三厂的金牡丹、红乌龙、源茶,八国风情旅游区的金萱、翠玉、红心铁观音,吟鸿农场的东方美人、蜜贵妃等八个茶叶品牌,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省的金奖、银奖、优秀奖等,詹厝葛村茶叶种植基地获“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
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休闲农业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3A景区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成为惠来县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全镇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突破。初步形成了以茶叶产业为依托,以八国风情园生态游、乡村游为主导的旅游板块,侨园镇通过做足茶叶文章,致力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赢”,实现了“三农”巨变。
党建引领,民风淳朴侨民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侨园镇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激发社会治理内生新动力。侨园镇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主题,彰显党建引领。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实体化、农村社区化、党建信息化,以党建促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全新态势,为打造“活力城镇、生态侨园”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开展“党建+队伍建设”行动,通过分析研判和日常考核,及时补齐配强镇村干部班子,优化班子结构配置,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开展“党建+基层治理”行动,建立健全三级党建网格,扎实开展“三联三服务”专项行动,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带动作用,服务好疫情防控、信访维稳、防台防汛等中心工作,推动任务落实;开展“党建+乡村振兴”行动,坚持党建引领“三农”发展,以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赋能乡村振兴。
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党建网格,各级网格员示范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在农村大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规范,引导农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侨园镇党委认真开展“党建带侨建”工作,建设“侨胞之家”,把“侨胞之家”与侨史馆、华侨文化广场等一体规划一起建设,促进侨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全力打造侨乡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侨园结合人文、地理等要素,全力打造特色茶韵小镇,小城镇已经大变身。”侨园镇党委书记陈德雄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生态侨园,发展茶叶特色产业,全力创建高质量美丽圩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片茶叶,承载着侨园人的希望与期许;一抹茶香,凝聚着侨园人的执着与坚守。
【记者】刘晓维
【通讯员】蔡永刚 张舒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