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刷新国综最高分的《快乐再出发》,带给行业哪些启示?
从初春到炎夏,“豆瓣国产口碑综艺榜”的榜首终于易主,取代8.5分《欢迎来到蘑菇屋》位置的,是嘉宾阵容与主创团队与之一模一样的《快乐再出发》。刷新国综最高分的9.6似乎在证明,能打败这六位“老北北”的,也许只有他们自己。
关于前者破圈的原因,网络上已有太多的总结:历经15年浮沉的坚固友情、随弹随唱的业务能力、内娱少见的“活人”言行……而当他们备受期待“再出发”时,也难免有些不同的声音:策划好像不太亮眼?笑点怎么不够密集?光听老北北们直播聊天就够有趣了,导演说“选对了艺人,节目就成功了80%”,那剩下的那20%,节目组该如何去圆满?
本刊记者与《快乐再出发》制片人赵林林展开对话,一同复盘了网友们的反馈,并针对综艺选角、招商等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好笑”不该是节目唯一的价值,而节目组与嘉宾之间的关系,则像风筝、像创业,讲究适配和互补。
就像豆瓣高分电影不一定每部都能收获高票房,《快乐再出发》的第二季亦尚未因9.6的高分而吸纳大量的赞助。不过好消息是,大千影业从《闪亮的日子》开始尝试的以会员拉新和分账收益覆盖制作成本的商业模式,终于被《快乐再出发》验证可行,这意味着让综艺完全“忠于内容”成为可能。此外,他们还从这几档节目中萌发了做打歌舞台的念头,新的周播节目《朝阳打歌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快乐再出发》就是一场疯狂的旅行,大家在其中很快乐,也尽可能把快乐传递给别人,这就够了。”面对更多关注所带来的压力,赵林林在采访的最后说,“不要想太多,要不然你就没法出发,没法往前走。”
采写_本刊记者 朱雯怡
南都娱乐 X 赵林林
一、豆瓣开分reaction:
“有生之年没见过这么高分”
南都娱乐:看到豆瓣9.5的开分时什么心情?
赵林林:我一看就惊到了,截了个屏发微博说“我的天呐”,因为我也干了10年了,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分。以前像《忘不了餐厅》这类公益节目可能有9.3、9.1这样的,但是9.5我在国内综艺里面确实没怎么见到过。
南都娱乐:开分前,心理预期大概是多少?
赵林林:其实我是一个资深豆瓣人,07年注册的号,因为我是学电影的,经常标记看的电影,所以还蛮看重豆瓣评分的。我们初期觉得可能也就跟《蘑菇屋》差不多。《蘑菇屋》最初开分8.9,后来往下掉到8.4,所以我们是觉得到8分就行了。
南都娱乐:“老北北”们看到9.5的反应是?
赵林林:(翻出微信群聊)陆虎是“哇好牛啊”,张远是“这是真的吗?”,然后亮哥生哥都是“赞赞赞牛牛牛”,大家都很惊讶,远哥他专门发了个朋友圈说,有生之年没见过这么高的分。
二、回应观众反馈:
“加更”让内容更完整,“好笑”不是唯一价值
南都娱乐:因为节目备受期待,第一期上线后,有些反馈“没想象中好”,节目组有没有复盘?
赵林林:主要是我们第一期刚出来的时候,内容只有荒岛求生,晚上那部分(加更)是隔了三天才播出的。卫视时长有限,如果要把那段加更内容放在正片里面,岛上就得砍掉相应的 20多分钟的内容,有很多情节和人物细节会牺牲掉,我们就只好做了加更,本来计划当晚和正片同天播出的,但因为一些原因推迟到了周五播出。所以我发微博置顶了,跟大家说加更一定要看,因为加更内容和正片其实是一体的。但没有想到(对口碑)影响那么大,有人还没看加更就打三分,说节奏慢、没笑点、策划不足。但后来慢慢的第二集播了以后,整体口碑我们觉得还是回来些吧,因为内容还是相对扎实的。
所以第四期我们就调整策略,力求呈现一个完整的90分钟故事,比如说我们这期主题是“那群傻瓜”,最后晚上那段他们对音乐、情感的一些表达,如果按我们以往的情况,可能就要放在加更里面。但这次我们就都放进正片,然后把下午另外一段单独的游戏挪在加更里。
南都娱乐:也有观众觉得第三期做群演那天的笑点不够多,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赵林林:我们导演也在知乎上回答,其实有些情感是可以慢慢流淌的。因为像玩游戏或者一些内部梗,你说下一轮(第二季)还能玩吗?玩不了了,观众会觉得不新鲜了。我们也不想让他们一直重复一些游戏,包括这种talking上的东西。
比如去做群演,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新鲜的环境,他们从中是能够汲取一些东西的。尤其对他们这些创作歌手,这其实就是一种采风。如果后续大家出一首歌是讲关于群演生活的,那节目对大家是有滋养的。我们正好借节目创造了一种他们不一定能感受到的生活。就像陆虎讲那个群演大哥的故事,假如没有这次录制,他们的这种感受、输出,对普通群演的那种敏锐的共情,其实是很难出来的。
三、谈艺人嘉宾与节目组关系:
像风筝、像创业
南都娱乐:从《蘑菇屋》开始,有些网友会将节目的成功全归因于艺人,您怎么看?遇上艺能感本身很强的嘉宾,节目组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
赵林林:我们是觉得跟艺人做节目有点像“放风筝”。当他能自己飞的时候,你就放开让他飞,但是需要往回收的时候,节目组是需要拉一下的。就像几个艺人说的那样,做节目像是大家在一起创业。就是这块儿上你擅长你就来弄,如果你在这块地方不合适,我们就来设计,大家各尽其能,各显所长,相辅相成。我觉得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工作氛围,能把各自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搭伙创业,合作伙伴也都讲究个适配。接下来他们也会上一些别的节目,比如《你好星期六》《来看我们的演唱会》等等,大家也会看到不同节目组和艺人合作,都会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这里面就能看出不同节目组的风格差别来。
南都娱乐:评价一下几个老北北们?他们各自的特点、担当是什么?
赵林林:首先亮哥是天生操心的,默默干活的,烧烤是他来烤,司机是他来做,然后他体力又很好,如果按照西游记来讲的话,他其实特别像“沙僧”那个角色。
然后王栎鑫,网上不是说“王栎鑫和他的五个没用但笋的哥哥们”嘛,其实他也是那种操心的人,但也是特别灵动的,有点像“白龙马”,因为他年纪最小,每次都冲在前面,帮他们去探路,帮大哥拿东西,有很多特别贴心的细节。
苏醒其实就是“孙悟空”,他自己当过主持人,也自己当导演拍自己的短视频,会在团队里鼓捣各种事儿,是一个外冷内热的性子。然后生哥其实是他们的定海神针。大家不都叫他“接梗刺客”吗,讲什么话都一针见血,有生哥在基本上整个团队军心是稳着的。
陆虎和远哥他们像两个玩闹的小弟,因为以前他们俩都是当大哥当惯了,比如陆虎在《闪亮的日子》,远哥在《创造营2019》的时候,他们在节目里就是要负责输出东西升华主题的,是个操心的角色。好不容易到这样的环境里面,有几个大哥罩着,他们就完全释放自我,安心降智,该吃就吃,该玩就放肆玩。
四、谈真人秀选角:
内容与招商如何平衡?
南都娱乐:导演说“选对了艺人,节目就成功了80%”,怎样的艺人才是“对”的?
赵林林: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真实的自我,真人秀嘛,“真人”是一定要有的,得占80%、90%,然后才是“秀”的部分。做节目最主要大家在一起得有话可聊。
南都娱乐:这会和广告商的选角标准有偏差吗?
赵林林:广告商很现实,这个我们都能理解,请流量一是因为他粉丝多,二是他粉丝购买力强,产品植入的转化率高。那如果艺人通过节目有粉丝了,被赞助商注意到了,其实就也会有广告进来。
五、“最穷节目组”
如何做到降本增效?
南都娱乐:豆瓣9.5开分了之后,对第二季招商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赵林林:我问你个事,那么多豆瓣9.0以上的电影,每个票房都是大卖的吗?(记者:不是)对,你的口碑跟你的市场不一定能完全正相关。我觉得(豆瓣评分)有加持,但加持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觉得是因为开分了之后,吸引了更多的路人来看,看的人多了(才有招商),没有哪个商家是因为节目豆瓣9.5就下单。
南都娱乐:一些赞助很多的节目会被吐槽“无聊”,一些裸播的节目反而能出圈,如何看待综艺口碑和成本倒挂的现象?
赵林林:我觉得节目成本和口碑的关联不大。有追求的节目组会“穷则生变”,尤其是现在降本增效的环境下,就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删掉那些不出效果的东西,你会把目标更聚焦于最重要的东西上去。
有时可能预算多了以后,大家会考虑加点这个加点那个,节目场面得大一些,飞行嘉宾流量要多一些之类的,但这些是不是有助于节目主题的传达,有助于人物关系的推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钱花的就是冤枉的。
六、行业新探索:
分账模式&打歌舞台
南都娱乐:从《闪亮的日子》开始,您在尝试用会员拉新和分账收益来覆盖制作成本,这个模式已经被验证是可行的吗?
赵林林:从《快乐再出发》验证出来是可以的。当节目足够好看,没有招商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能够cover成本的,这就跟电影票房是一个情况。目前这种纯会员节目主要都是我们大千在做,芒果的《快乐再出发》,腾讯的《闪亮的日子》,从这两档节目我们能看到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虽然说压力会很大,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就得赔了。但是这个是能最大化地保证你对内容的主导性,因为当你不依靠广告商,它就不会给你太大的束缚,在主体内容上就不需要为他让步。
南都娱乐:这种盈利模式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赵林林:对,我们也在筹备第二季,按照目前各方面释放的信号,我们觉得是好的。而且我们确实觉得这个事情是能够给行业一些启发的。他们其实会拿到我们的数据和操作方式,平台也会希望把这些东西给复制出来,包括芒果TV、腾讯,接下来它们会做会员向的东西,也在探索这种模式。
南都娱乐:正在筹备的周播打歌节目《朝阳打歌中心》,这个想法来源于哪里?
赵林林:这个初衷很简单,就是我们做《闪亮的日子》和《快乐再出发》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他们这些人最闪光的地方还是在舞台上,他们享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观众也觉得那个时候的他们最有魅力。大家喜欢看他们玩音乐,但其实他们连唱自己歌的舞台也没有多少,哪怕是“再就业男团”他们六个老江湖,一年里正儿八经的舞台也屈指可数。但他们都是很勤奋的音乐人,每个月都会发新歌,那新歌出口在哪里,比如《活该》要在哪儿唱呢?难道就只能在我们综艺里面随性唱吗?或者只是上架音乐平台让大家听,有没有相应的舞台可以把这首歌给演绎出来?音乐人的歌不光要被听到,音乐人本人也要被看到。我们是觉得有观众要看(打歌节目),也希望能呈现出好的音乐、好的音乐人。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