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抗疫:斗门管控区的日与夜

南方+

立秋前后,珠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此轮疫情中,珠海市斗门区共划定2个中风险地区、2个低风险地区,涉及莲洲镇和乾务镇。同时,莲洲镇全域及白蕉镇孖湾村部分区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筑起“红色堡垒”。在虎山村管控区,临危受命的黄积洪组建疫情防控现场处置“临时党支部”,为这一上万人口的大村筑起一道红色防线。

白衣执甲再出发。援澳归来的林丽琪和她的队友们重新踏上了与新冠病毒较量的征程。昨天,他们还在澳门街,翌日就辗转斗门社区村庄,珠澳同心联手抗疫。

人们众志成城。在珠海,一个个“黄积洪”“林丽琪”构成了疫情防控一线的群像,无论日夜,不惧风雨。

疫情“风暴眼”暖意流动

一夜醒来,名不见经传的耕管村成了市民关心的“风暴眼”。

看着时针转向了6时30分,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卢健秋就匆匆出门了。作为耕管村的计生指导员,她深知这一刻必须勇往直前,为疫情防控抢占时间。

与急促的流调电话铃声一起,大量防疫工作在耕管村同步开展。

“林小姐,请您和家人放心地去隔离,家里有需要帮助的事情随时联系我们。”耕管村不大,但在这个清晨,卢健秋的步伐却异常飞快。她不仅要深入中风险区住户家中,更要逐家逐户对村内100多户密接、次密接进行信息排查登记。

这样看似简单,却必须明察秋毫,不容一丝差错的信息登记工作,卢健秋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逆行向上时,温暖与感动总是相伴而行。

村社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也是打赢疫情歼灭战的重要环节。地处珠海北端的莲洲镇全镇总面积超过86平方公里,但户籍人口只有4.62万人,人口散落在点点农村,区域核酸筛查面临的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

“我的母亲70多岁卧病在床,行动不便,能安排医生过来做核酸吗?”收到来电求助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与最近的流动采样队沟通联系,安排医生上门采样。同时,火速组建2支流动采样队,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核酸采样服务,确保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情况瞬息万变,目标只有一个:尽一切可能服务居民各类需求。耕管村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治高血压的药快用完了,急忙向儿子求助。怕耽误了老人的用药,医护人员高浩翔穿越管控区,为她送去“救命药”。

管控区内,“吃”骤然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大事。“阿姨,您家的蔬菜放在门口,记得出来拿。”8月6日以来,耕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华耀也穿上防护服,把“蔬菜包”送到管控区居民的家门口。

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共情,汇聚成一座城市的温度。在耕管村村委会旁,珠海市庆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瑞拉来一辆满载着爱心的货车,将6000斤自己种植的莲藕送到千家万户。

所有人都在尽自己一份力量。“我是土生土长的莲洲人,应当为家乡的抗疫献出一份力。”陈国瑞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呈现的是我们面对疫情时该有的模样。

志愿者将捐赠的莲藕送到管控区域。

志愿者将捐赠的莲藕送到管控区域。

“00”后元气少女“无缝转战”

傍晚时分的澳门,太阳西沉,天空渐渐有了玫瑰色的晚霞。8月5日这天,在参加广东省援澳核酸采样队一个月后,林丽琪和她的同事们踏上了归程。

6日清晨,一条信息将睡梦中的林丽琪惊醒,她知道病毒不容她有休息的时间,她必须重新出发,奔赴一线。

“请各位采样队员马上集合到位,以最快速度到达各采样点!”“请相关部门立刻准备好采样物资!”果然,当日中午,林丽琪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斗门医院(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的核酸采样微信群忽然紧张起来。

战疫号角重新吹响。当天下午,林丽琪就奔赴白蕉镇白石村采样点。此时,距离她回到珠海斗门的家中还不到20个小时。

昨天,他们还在澳门街头,翌日就辗转斗门社区村庄。珠澳同心,就在联手抗疫时。“这次援澳队员回家后本来有三天时间休息的,大家都是回家睡了一晚又接到了新任务,尽管那天我还答应了女儿陪她睡午觉……”舍小家为大家,林丽琪哽咽地说。

白衣再出发,从四面八方赶来核酸采样检测点,重新踏上了与新冠病毒较量的征程。这是一支素质过硬、技能全面的精兵强将,有数月驻守珠海国际健康驿站的“守卫者”,也有驰援澳门等地的白衣先锋。

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呼吸科医生罗泽飞又开始收拾行囊,从澳门回到家短暂停留了一晚后,她又要奔赴中风险区——莲洲镇耕管村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归家时间“待定”。

罗泽飞必须“无缝转战”。到岗后,她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她的任务是负责该区域内人员的医疗保障需求,孩子发烧、老人高血压……只要有需要,他们就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

脱下防护服能倒出水,裤子上遍布结晶的盐巴,是一线真实写照。赶赴白蕉镇榕益村采样点的“00后”陈超祺,在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是有名的元气少女。夏日酷暑,穿上防护服更加闷热,不到半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在结束连续两小时采样工作后,陈超祺却精力充沛,继续投入到医疗物资的整理中去。

“能够奋斗在抗疫一线,我感觉很骄傲。”陈超祺说。

管控区域建起“临时党支部”

疫情来袭。珠海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乾务镇虎山村有1名新冠病毒阳性病例。随后,虎山村全域被划定为管控区域,实行“不进不出,严禁聚焦”管理措施,更特殊的是虎山村“两委”干部因关联阳性病例被全数管控。

战疫前方,一股红色力量闻令而动。掌握这一情况后,乾务镇党委选派10名退休村干部、虎山籍党员干部,火速集结成立虎山村疫情防控现场处置“临时党支部”,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虎山村居住人数达上万人,是珠海市为数不多的人口大村,要保证村里管控区域的正常生活秩序,不是一件易事。来自乾务镇应急办的虎山籍干部黄积洪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驻点组长陈奕欢作为第一书记,虎山籍干部黄仲斌担任副书记,镇工作人员黄艳葵、黄悦胜、黄建明、黄金焕等虎山籍党员,都主动请缨到“临时党支部”参加防控工作。

临危受命的黄积洪整装出发,为保障中风险区地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他组织起“敲门行动”,整备场地,将居民组织起来。

管控期间,村民们的诉求有许多。50岁的黄仲斌是“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由于认识他的村民多,许多村民经常向他求助。针对有些村民的不理解和诉求,黄仲斌及时联系镇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一时间推动问题解决。

“先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进行了统计,有一个需要做透析的,有一个需要去中大五院进行化疗的,有一个外省老人患病需要治疗的……”黄仲斌做了一本台账,把村民的需求梳理清楚,便于提供精准服务。

“我是党员,冲锋在前义不容辞!”58岁的乾务镇林业站站长、党支部书记黄建明是地道的虎山人,也是第一个到虎山村开展管控工作的党员。他利用林业工作巡查的优势,组织护林员等志愿者对划定的区域,连夜进行围蔽,搬铁马、运物资、拉警戒……

点滴背后,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体现。和志愿者们一起通宵工作,黄建明汗流浃背。有人问他,“这么大岁数熬夜会不会很辛苦?”“我没问题的,虎山有需要!”黄建明说。

8月10日,珠海市斗门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将乾务镇虎山村环村路、虎山公园、村场路、旧村委会楼之间的围合区域划定为中风险区,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区。

入夜,风雨继续。在各个管控村社卡口,“红马甲”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林郁鸿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