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东莞市政协副厅级干部吕兢率队到石龙镇,就“争创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助力东莞文化经济新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石龙镇委副书记周润良,镇统战办、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市政协委员等参加调研。
市政协一行通过调研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遗项目,以及石龙博物馆,了解石龙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风情。
了解石龙非遗文化
在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协一行先后调研属于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和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属于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李全和麦芽糖柚皮制作技艺、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以及郭忠诚金铺(中山中路17号)。
每到一处,市政协一行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介绍,并对石龙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希望石龙继续立足本土特色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和利用好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石龙历史文化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加强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相关链接
石龙历史悠久,是全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石龙拥有“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泗洲灯笼仔制作技艺”“李全和麦芽糖、糖柚皮制作技艺”“石龙麒麟制作技艺”“欧仙公传说”“石龙家酒煮咸姜水制作技艺“”石龙豆皮鸡制作技艺”“石龙张氏骨伤疗法”等10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
一直以来,石龙高度重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和非遗文化。接下来,石龙将继续做好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通过开展“红色周末”“非遗墟市”等系列活动,发掘石龙更多非遗项目资源,激发文旅消费新动力,推动非遗收益稳步提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 热闹的“非遗墟市”
感受石龙历史文化底蕴
在石龙博物馆,市政协一行参观二楼的“石龙历史陈列展厅”。他们详细了解石龙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明清商贸经济、民国“东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石龙取得的重要发展成就,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独特魅力。
市政协一行对石龙这座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有现代化气息的魅力之城十分感兴趣,希望石龙继续做好相关保护利用工作,继续挖掘辖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讲好石龙文化故事,唤醒历史文化记忆,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助力推动东莞文化经济发展。
出品|石龙融媒体中心
文、图、编|朱梓佑
校|叶嘉瑶
审|张雯彦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