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记者了解到,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发出《关于做好南海热带低压防御工作的通知》。受热带低压影响,东莞9-11日有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和7到8级、沿海及高地8到9级短时大风,要切实做好近期防风防汛工作。
市三防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向各镇街(园区)三防指挥所(部)、市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通报称,原位于南海中部海面的热带扰动已于8日14时加强为热带低压,其中心位于距东莞西南方约860公里的海面上,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热带低压将以15公里左右的时速先向东北后折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向海南到广东西部海面,并较大可能于10日白天以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9级~10 级)在上述沿海地区登陆。受其影响,东莞9-11日有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和7到8级、沿海及高地8到9级短时大风,主要降雨时段为9日下午到10日白天,过程累计雨量100-150毫米、局部180毫米以上,最大时雨强60毫米左右;展望12-13日降雨减弱。
东莞切实做好近期防风防汛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严格落实防台风防汛责任;强化值班值守,各级应急管理、气象、水文、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海事、农业农村等部门要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水上安全管理。此次热带低压影响范围广、移动速度快、海上风浪大,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事等部门要强化水域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渔船、商船、渡轮等安全管理,及时做好船只回港、人员上岸的准备。
东莞多措并举,落实措施包括:强化建筑施工防风管理,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做好建筑工地和临时构筑物的安全管控,加强工棚、脚手架、井架等设施和塔吊、龙门吊、升降机等机械、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组织对简易建筑物、交通指示牌、电线杆、铁皮屋、彩钢瓦、广告牌、霓虹灯、水箱、宣传条幅、塑料膜、遮阳网膜和树木等采取加固或者拆除措施。
强化城市内涝安全防范。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及时清疏河道和管网,落实易积水路段和下沉式立交的监控、警示、防触电、应急值守等措施。要在重点区域提前预置排涝抢险队伍和装备,确保发生内涝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抽排。要在必要时果断关停管控地铁、隧道、涵洞、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加强海岛、滨海浴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适时采取关停措施,防止游客遇险。要加强山区旅游景区、非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林场、水库、河道等重点区域的监测巡查和安全管理,防止因突发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造成人员伤亡。
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工作。要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和外来临时务工人员的转移工作落实“一对一”专人负责,确保没有盲区、不留死角。
强化防汛各项措施落实。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强降雨及其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防御工作。要紧盯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特别是水库山塘,加强隐患排查,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
强化防风防汛宣传。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刊等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动态地宣传防风防汛信息,用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到每一户每一人,让群众及时掌握信息,做好防御避险的工作。要加强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广泛普及台风、暴雨等灾害防御知识,滚动发布安全警示,引导群众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自救能力。
强化应急处置。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向可能发生灾害的基层一线预置抢险力量和装备,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遇突发情况应快速有效处置,并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同时,请各镇街(园区)和各单位于8月9日至8月11日,每天上午8:30和下午4:30分别报送向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报送防风防汛工作信息。
【记者】何建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