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医保局:党建引领打出便民惠民“组合拳”,为群众撑起“健康伞”

南方+ 记者

盛夏时节,时而瓢泼大雨,时而艳阳高照,但抵挡不住揭阳市医保人进村入户宣传医保政策的脚步。在刚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医保政策集中宣传活动中,一批批群众在“家门口”精准了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医保管理服务事项,掌握最新医疗保险政策。这是揭阳市医疗保障局(下称“揭阳市医保局”)坚持党建引领,落实揭阳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积极对接揭阳市卫生健康局、揭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和人保财险揭阳市分公司等单位,组成党建联盟单位,创新打破部门沟通协作壁垒,精准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医保管理服务事项,开展流动宣传活动的缩影。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揭阳市医保局践行“一把手”走流程、以党建引领打出便民惠民的“组合拳”,努力为群众撑起“健康伞”。

“一把手”走流程

换位体验更“走心”

“请问目前揭阳市异地就医备案流程如何办理?”近日,揭阳市医保局主要负责人化身普通市民,走进医保服务经办大厅,以群众和企业的服务体验为出发点,从办事群众的角度查找医保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走流程活动中,通过详细咨询群众关注的异地就医申办等热点问题,工作人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

笔者在走访揭阳市医保局中获悉,目前,揭阳市参保人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粤医保、粤省事,实现“掌上办”“网上办”“不见面办”,患者备案后即可实现医疗费用实时结算。为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异地就医备案审核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参保人能及时享受待遇。1—6月,揭阳市异地就医住院就诊89779人次,基金总支出8.03亿元,占住院基金总额(本地、异地)的36.3%。

窗口服务是沟通政府与百姓的一座桥梁,体现的是机关形象,解决的是群众问题,追求的是群众满意。笔者与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交流中,获悉该局要求经办窗口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消除工作中不利于服务群众的消极因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为民服务的便利与优化。

“今天过来办事情还顺利吗?整个过程办事员的效率怎么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一把手”走流程环节,该局主要负责人以窗口办事人员身份体验经办事项办理流程,深入参保人群,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详细询问群众办事过程“顺不顺”、业务流程“通不通”、窗口答复“懂不懂”、服务态度“好不好”等问题。

实际上,以亲身体验、陪同办理、现场问效等形式,全流程、沉浸式参与群众办理高频事项,体验、思考群众的办事痛点难点堵点的“一把手”走流程不仅体现在经办服务大厅。在揭阳市医保局结合医保政策集中宣传的活动中,以推行“党建联盟单位”机制,也是由“一把手”带队开展。该活动通过组建宣传团队,以党建共建为载体,组织相关服务单位党员以入户走访、政策问答、业务答疑、到经办大厅体验服务等形式,用群众一听就懂的方言广泛宣传医保政策。

据统计,7月1日—7月31日,在为期一个月的党建引领医保宣传活动月中,揭阳市医保局在全市共发布政策解读70多篇、播放宣传短片485条次、张贴宣传海报3050张、派发宣传资料7.45万份,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好评。

“组合拳”来加持

让群众更有“医靠”

近阶段以来,坚持党建引领落实揭阳市委“三个最”工作,努力打造为民、利民、便民的医保服务体系成为揭阳市医保局另一工作亮点——

“1+N”模式创建党建联盟。“党建联盟这种模式创新破解了单位性质不同、体制机制不顺、沟通协作不畅等壁垒问题,有利于形成营造优良政务环境的抱团合力和组织优势。”揭阳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1+N”模式创建党建联盟,即由揭阳市医保局牵总,汇聚市卫生健康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人保财险揭阳市分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分公司等“N”方力量,通过明晰任务内容,对标揭阳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研究分析医保服务提升路径,制定党建共建方案,明晰建设目标、任务内容,合力优化医保服务,达到融合资源共享,落实揭阳市委“三个最”工作推向纵深。

据统计,党建联盟成立以来共计开展组织生活9次,其中主题学习2次、业务研讨4次、专业化政策咨询3次,有效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推动党员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三度”服务促进医保提质。在医保服务经办大厅,医保服务窗口插上党旗、工作人员戴上党员徽章,主动亮党员身份、亮工作职责、亮服务承诺、创建“党员先锋岗”……“三亮一创”是推动党建联盟单位发挥实体服务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窗口红,服务优”党建品牌,实现窗口人员精神风貌 “新态度”的实体服务。

“我和老伴的年龄都大了。听力和视力差,幸好有业务员帮忙取号和陪同办理,还手把手教我们操作。真的很细心周到。”在揭阳市医保服务经办大厅,黄阿伯夫妇在业务员的细心指引下,顺利办完业务。今年以来,揭阳市医保局为了协助老年人享受方便快捷的医保经办服务,积极推动党建联盟窗口单位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通过选优派强医保经办大厅党员引导员,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温情服务,及时解答政策咨询、解决疑难问题、提供领办帮办,让适老服务“有温度”。

如何让医保便民利民落到实处?今年来,为解决群众门诊特定病种(下称“门特”)业务办理“医保医院两头跑”问题,揭阳市医保局优化有关政策规定,促进党建联盟单位间政策协同、高效联动。一方面,将门特病种增至52个,翻倍拓宽门特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下放核准权限至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特经办即时办结、待遇即刻报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揭阳全市核准门特认定约6.1万单,较去年同期增加7.8倍,实现了双医联动跑出“加速度”。

线上+线下合力推动。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医院。近年来,随着揭阳市医保局推进信息化建设,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也在不断扩增,群众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的难题在线上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揭阳市共有166家定点医疗机构,166家均实现住院费用实时结算,109家实现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实时结算,137家实现特殊门诊医疗费用实时结算。

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参保群众更有“医靠”。今年上半年,为研究推动村卫生站普通门诊纳入医保实时结算试点工作,揭阳市医保局组织调研组先后到普宁市、揭西县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深入普宁斗文村卫生站、医保经办大厅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村卫生站医疗服务情况和医保经办流程、窗口设置、人员配置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县(市、区)医保部门、卫健部门关于村卫生站普通门诊纳入医保实时结算实现途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汇报,全面掌握各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情况,研究推动村卫生站普通门诊纳入医保实时结算的试点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

一直以来,政务服务窗口单位作为职能部门的“形象之窗”,也是展示业务水平最直接的地方,推行“一号通办”“一窗通办”等线下窗口更高效的举措还要建立在党员工作机制之上。

今年以来,揭阳市医保局聚焦群众医保高频事项,通过召开党建与医保融促专题会,逐项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逐一编制标准化、通俗化办事指南,推动医保服务群众认可、办理快捷。目前,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办理时限缩短50%,部分事项办结即可享受报销待遇,医保业务办理更加便民高效。

医疗部门是落实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一环。笔者走访揭阳市医院、卫生站时发现,随着揭阳推行“三个最”政务服务模式,全市大部分门诊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积极打通政策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更加愿意到医院享受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其中,揭西县人民医院根据《揭阳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的病种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简化流程,现在参保人凭身份证或社保卡、电子医保凭证,由相应专科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根据病情资料填写《门诊特定病种待遇申请表》,经医院医保服务中心门诊特定病种专业窗口审核录入医保系统后,便可以一次性完成病种认定、选点就医、待遇享受。“现在太方便了,只需要找到医生,拿着申请表去医院服务中心盖章,再回来找医生开药,马上便可以享受终生报销。”一名前来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如是说。

“便民惠民政策的落实,我认为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看病意识、服药意识和保健意识,真正地让群众、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慢性病、特殊病患者的畏难情绪、药吃不起的自暴自弃行为得到极大的改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揭西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党委副书记、揭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心内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优惕表示,自揭阳市门特病种增至52个以来,“自行垫付”“凭发票、住院清单、疾病证明报销”等系列手续繁杂、部门间往来奔波报销的异地就医各种“难”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医疗保障,连接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揭阳市医保局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从深化党建联盟工作机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扩大党建联盟覆盖范围三方面入手,推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为揭阳打造优良政务服务环境贡献医保力量。

【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摄影】陈憧炜(部分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通讯员】林妍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符如瑜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