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那个被北大录取的清洁工儿子,终于有时间帮妈妈干活了

+音
+ 订阅

​+音 | 那个被北大录取的清洁工儿子,终于有时间帮妈妈干活了

00:00/00:00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先看一张照片。

照片里,正在地上捡垃圾的这个男孩叫钟朋辰,旁边是他的妈妈。

钟朋辰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652分的好成绩,被北大录取。

在得知自己被北大录取的那一刻,钟朋辰长舒一口气:

“我终于可以安心下来,帮妈妈好好干活了。”

图片

钟朋辰的妈妈是张家界天子山风景区的一位清洁工,靠着打扫卫生,她一点点把孩子送进了北大。

01

每逢假期,钟朋辰都会出现在妈妈身边,景区的活他早已烂熟于心。

夏天室外温度高,这个懂事的孩子,总是让妈妈打扫室内,自己则跑去室外打扫。

有一年夏天,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有人在景区售票处附近贴满了小广告。

趁着妈妈在室内打扫,钟朋辰从家中找出小铲子,瞒着妈妈去铲小广告,铲了整整一下午,回到家发现肩膀都被晒伤了。

因为真切体会过父母的不易,钟朋辰学习上异常刻苦,他立志要考上北大,为父母争口气。

他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就连上厕所,钟朋辰也是拿着书去的。

生活上,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自己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安排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操心。

对很多人来说他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图片

02

最好的教育,是孩子能在父母的生活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后,他们才不会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正如被北大录取的钟朋辰,从小见过母亲工作的不易,所以他更孝顺、更努力。

钟朋辰的母亲说:

“我儿子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做保洁工作而觉得有什么,反倒是他一直让我们不要有其他的想法。”

《围炉夜话》里说,“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

懂得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选择,尊重父母的职业,是每个孩子最好的修行。

钟朋辰与母亲合影

钟朋辰与母亲合影

03

钟朋辰有个习惯。

他不仅帮母亲干活,每次放长假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出租屋烧好饭菜,带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与她一起分享。

这让我想起那个语出惊人,要状告父母的29岁男子匡正轩。

匡正轩嫌工作太苦太累,在家啃老,被忍无可忍的父亲赶出了家门。

于是,他公然表达对父母不满,希望国家出台法律:如果孩子没有能力,父母就应该一直养下去。

其实匡正轩家境并不优越,父亲是一位普通工地工人,母亲卧病在床需要照料。

一家人挤在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房子内,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匡正轩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和他妈妈有很大的关系。

匡妈妈舍不得让儿子吃苦,匡正轩每次想做点什么,她都会替儿子做。

所以匡正轩从小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更不用说像钟朋辰这样,反过来替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

父母的过度呵护,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小时不吃苦,长大家长必吃苦。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有点狠心。

别舍不得孩子吃苦,那是他早晚要走的路。

钟朋辰与北京大学支教同学合影,前排右一为钟朋辰

钟朋辰与北京大学支教同学合影,前排右一为钟朋辰

诗人余光中在《写给未来的你》中说: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这句话对所有父母都有借鉴意义。

或许一个人炫富的方式有千万种,但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就是养出一个精神富足的孩子。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知道,优秀的品质,才是孩子真正立于世上的能力。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图片 | 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主播 | 张轶凡

录制 | 彭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 朱丹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