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又被称为莲纹夜蛾、夜盗虫、乌头虫、荷叶虫、五花虫、黑头虫等。世界性分布害虫,并具有迁飞习性。在中国,斜纹夜蛾危害香蕉最早报道于1988年。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灰褐色,花纹多,翅中部有明显的白色宽阔斜纹。
幼虫:共6-8龄,老熟幼虫体长38-51毫米,体色多变,有黑褐、褐、灰绿等色,背线和亚背线黄色,中胸至第九腹节背面各有1对三角形的黑斑。
斜纹夜蛾成虫
老熟幼虫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对糖醋酒等发酵物尤为敏感;卵多产于蕉叶背面,外覆黄白色绒毛;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幼虫老熟后即在土面钻孔筑室化蛹。
斜纹夜蛾的蛹
危害症状
幼虫具有群集性、暴食性,为害香蕉的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取食心叶、嫩叶、功能叶或咬断嫩茎,为害叶片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呈筛网状,老龄幼虫食量大,可把心叶食光。
斜纹夜蛾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在香蕉园可全年危害,两广和云南以3-5月和9-11月两季发生较严重,福建5-10月为主害期,7-8月为害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
加强蕉园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减少产卵场所,消灭土中的幼虫和蛹。
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间,在蕉园用黑光灯或糖醋液、发酵液、树枝把诱杀。也可用性诱剂诱杀雄虫,使虫卵不能受精,不能孵化幼虫。
人工捕杀:人工巡查蕉园,及时摘除有卵块和初孵幼虫的叶片。
药剂防治:大约在蛾发高峰后半个月内,卵孵化盛期进行用药。
农财网香蕉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