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凉风至,暑未消,防“焗”防晒仍重要|廿四学堂

佛山南友圈
+订阅

今日,立秋至。

立秋,秋季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自立秋起,万物从繁盛成长渐向萧瑟成熟。此时的佛山,稻浪翻滚,农机上场,辽阔大地丰收正忙。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然立秋≠入秋,虽初有凉风,但酷暑未央,“三伏天”尤在,防暑防晒仍是重中之重。

今期“廿四学堂”请来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许晟颖,以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何斌,为大家解锁夏秋过渡的正确姿势。

■防“焗”篇

立秋,意味着季节转换的开始,但仍处于“三伏”期间,气温并不会立即下降,太阳暴晒,温度过高,都会诱发中暑出现,因此防暑仍需在线!

01:40

立秋防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

当自我感觉到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时,就需考虑中暑的可能性了。

image.png

轻度中暑: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应紧急处置。

image.png

中暑患者应该如何急救?有哪些误区?

①移。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但不要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剧降

②通。如有呕吐,应及时清理秽物。可将头部朝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③促。可以重手法掐压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

④水。如果意识清醒,可以喂点淡盐水、绿豆汤,但不能过量饮水,尤其是热水

⑤按。按摩风池穴,以及按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

体温达到38℃以上,则尽快送医院处理。

立秋过后,应当如何防中暑?

立秋之后,气温确实是会有所下降,但烈日下暴晒引起中暑的机会仍是很高。此外,中暑跟自身身体状态也有关,尤其湿度升高明显时。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注意通风降温,才是预防中暑的关键。

image.png

高温天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夏日体表不感蒸发明显,体内水分减少,如果喝水不多,容易导致泌尿道感染,同时泌尿系结石也会高发。市民在注意防晒的同时,应加强水分补充,同时注意水中加点盐或者甜

■防晒美白篇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虽然夏未尽,但秋的影响已悄然而至,皮肤首当其冲。

01:38

佛山立秋防晒篇

夏秋过渡需要注意哪些皮肤问题?

首先是皮肤逐渐变得干燥。皮肤失水过多后,角质层剥脱会更明显,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产生皮屑

其次是比较常见的过敏。秋季来临后,空气污染会逐渐加重,湿疹、特应性皮炎的门诊人数就会显著增加。儿童和青少年对此更为敏感。

立秋过后应如何护肤?

三个关键词:洁面、保湿、防晒。

●洁面

1.控制水温。

2.不要用力摩擦搓洗。

3.选择含氨基酸类的具有较高保湿成分的洁面、沐浴液等产品。尽量不要选择皂基洁面产品,更不要用肥皂洗脸

4.不要过度清洁。

●保湿

可以选择清爽型的保湿霜和身体乳,或夜间涂抹稍厚重的面霜

●防晒

立秋后的紫外线仍然较为强烈,防晒的重点在于防止晒伤以及减少发生皮肤癌的隐患

image.png

我们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防晒化妆品:

image.png

涂抹用量:如面部,一般的防晒化妆品大概需要取约 1 元硬币大小的量才能满足要求;如果防晒产品质地比较稀薄,取的量还要多于1 元硬币大小。此外还需注意及时补涂

夏日晒黑的皮肤应如何挽救?

皮肤在经过日晒后,黑色素会根据肤质和日晒后的保养方式,形成不同的状态,进而影响皮肤的颜色,形成所谓的真黑和假黑。

真黑:可以使用具有阻断性、还原性的美白产品。但是,这一类的美白产品偏酸性,对皮肤刺激性较大。

假黑:可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维A酸衍生物的美白产品,帮助皮肤迅速恢复白皙。

美白作用的发挥,主要有效成分是褪色剂,比如:氢醌、熊果苷、曲酸、甘草黄酮、鞣花酸、维生素C、维生素E 、甘氨酸、烟酰胺。

image.png

但需注意,长期使用较高浓度氢醌制剂(>5%)可以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包括刺激接触性皮炎、红斑 、局部白斑、色素沉着甚至外源性褐黄病。

【策划】陈禧彤 杨馥铫

【文案】陈禧彤 王虹丹

【拍摄/剪辑】杨馥铫 戴嘉信

【制图】严经纬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