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南方+ 记者

“经过三年多的综合治理,石马河水质明显好转,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主干堤岸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建成了60公里优美碧道,昔日‘乌龙江’蝶变成‘鹭鸟群飞、鱼翔浅底’的幸福河。”近日,东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石马河流域指挥部现场指挥陶谨讲述了多措并举助石马河“变身”的历程。南方+聚焦解读石马河综合治理的创新路径。

(水务)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打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创新举措:

打破传统模式,建立治水指挥体系

石马河位于东莞市东部,属于东江下游一级支流,流域跨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东莞境内流域面积约601平方公里。石马河曾是东深供水工程的输水渠道,通过8级抽水站将东江水输送至深圳、香港,是名副其实的“功勋河”。由于流域内工业制造业发达、人口稠密,2003年东深供水第四期改造为管道输水后,石马河重新恢复为自然河道,水污染问题一度非常严重,曾被戏称为“乌龙江”。

2019年1月起,陶谨担任市石马河流域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专职负责石马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亲历和见证了石马河的可喜蜕变。

(水务)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打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陶谨奔波在石马河流域一线,精心描绘了石马河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这亦是一幅百姓心中的民生图景,随着时间推移在延展与沉淀。

水域治理不停歇,奋力迈进新征程。陶谨说:“结合群众的新诉求,我们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到巩固治水成效、加强日常维护以及进一步升级防洪、碧道工程,提升城市品质上来。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干流防洪工程、景观提升工程(即碧道建设项目)及相关专项工程建设,在2023年年底,将石马河干流堤岸防洪标准普遍提升到50年一遇;到2025年,再建设90公里碧道,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昔日‘功勋河’更好造福人民。”

经过几年来的流域治理,石马河已经是旧貌换新颜。陶谨认为,石马河的综合治理发生蝶变,关键在于东莞打破“分段分片、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传统模式,通过建立市—流域—镇三级治水指挥体系,协同推动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同时结合水生态补偿机制、优美碧道建设等多种举措,大大提升石马河的水生态环境质量。

精准发力:

治水积极性提高,机制保障形成合力

碧水迢迢入画来,石马河实现美丽蝶变。

河长领治是关键,奖优罚劣是动力,创新机制是保障,群众满意是目标,陶谨用这四句话来归纳提炼石马河治理经验。领治、关键、动力、创新、保障、满意、目标……四句话里每个词均呈现了严谨治理的深刻理解,饱含着对科学治理的智慧卓见,亦沉淀了东莞水务人辛勤耕耘服务社会的初心与使命。

(水务)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打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河长领治是关键,统筹全流域治理有效提升水质。”陶谨这样理解石马河治理的顶层设计与统领作用。

东莞市市长担任石马河市级第一河长,组织成立了由生态环境、水务、城建等部门和流域7镇的精干力量组成的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建立市—流域—镇三级治水指挥体系,强化流域河长统筹,实施系统治水,按照“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综合治理石马河。与此同时,市级河长以督导约谈、现场调研、月度调度、明察暗访等形式推动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

在陶谨看来,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在流域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沿线各镇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流域治污攻坚,促进整个流域水质明显好转。”

石马河综合治理有了领治的关键前提,那么创新举措便会水到渠成,自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正如陶谨所说,“奖优罚劣是动力,各镇治水积极性明显提升。”

“一系列的机制和措施,激励河长主动担当作为,有效提高了流域各镇治水的积极性。”陶谨表示,东莞针对石马河出台了河长制实施细则,明确支流汇入和跨镇交接断面水质改善目标、河流污染物通量减排及具体整治任务,定性、定量考核评估河长工作。“每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考核结果与个人年度评优挂钩,奖励优秀镇村级河长,通报后进河长并责令其进行书面检讨、落实整改。东莞以石马河流域为试点,推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暂定制度,按照“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双向补偿等。

描绘蓝图:

提升末端执行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机制是保障,河长制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石马河综合治理依靠“创新”实现了机制的保障、优势的彰显。

东莞以小流域为攻坚作战单元,编制25条重点河涌的“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以水质达标为目标,以消除排污口为重心,以管网畅通为抓手,做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达标一条,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石马河流域水质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陶谨表示,东莞坚持“任务上图、图表上墙、责任到人、监督到位”,一张图干到底,盯紧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集中力量精准施策,推动河流整治有序有效开展。

(水务)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打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为此,东莞将每月10日定为“河湖保洁日”,各级河长、各地护河志愿者积极开展河湖“大扫除”;每月举办“河湖治理大家谈”论坛,邀请河长、专家与广大群众面对面讨论河湖治理对策;开展“河长制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河湖治理保护的热情。

“群众满意是目标,高质量碧道增强群众获得感。”陶谨说。他以“‘鹭鸟群飞、鱼翔浅底’的幸福河”表达对石马河综合治理成果的感受。美好的风景,同样离不开东莞水务人风雨兼程的坚守与建设。

东莞力争将石马河建成集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优美碧道,为此成立了干流防洪和景观提升工程工作专班,河长靠前指挥,实地督导,协调解决碧道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在持续加强,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陶谨介绍,东莞全面启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清理工作,通过河道扩宽、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排涝泵站建设等措施,将石马河干流堤岸防洪标准基本提升到50年一遇,形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在两岸种植多种开花树种和草皮,打造河岸绿化景观带,种植水生植物,在吸附水里污染物的同时提升水面景观,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建设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慢行系统和驿站广场、亲水平台、体育设施等景观设施,满足市民骑行、休闲健身等需求,打造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石马河蝶变之路,这是东莞水域综合治理创新探索的生动写照。绿水青山、生态发展、人水和谐,未来可期。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市水务局将坚定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紧抓关键突破口,提升末端执行力,主动对标一流,敢于争创一流,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

【记者】何建文

【图片】东莞市水务局提供

(水务)石马河蝶变路径!东莞市水务局打破传统模式,多措并举创新综合治理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