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翁源741矿核工业建筑旧址入选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方+ 记者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翁源县741矿核工业建筑旧址在列。

741矿核工业建筑旧址,位于翁源县坝仔镇中洞村小寨村自然村。该建筑群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含文物建筑12处,分别为忠字牌、忠字楼、工人俱乐部等,1—5号宿舍楼,以及13号教学楼,建筑物总面积7.75万平方米。

“它是为了满足741矿业区办公、生活及文化需要而分批建设的,在建设时参考了苏联工业建筑方式,同时充分考虑了特殊时期的安全防护需求,带有明显的核工业精神特征,风格简朴,功能实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核韶关金宏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741矿核工业建筑旧址,是我国铀矿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承载体,有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床—希望矿床,建成我国第一个土法炼铀厂,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所需要铀原料的67%。作为一段特定历史的见证者和载体保留特有的历史信息与印迹,具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属性。

2020年9月,741矿核工业工业建筑群列为韶关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获评国资委授牌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址、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今年7月,入选广东省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具有重要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建筑群的有效保护,也能继续发挥军民融合功效,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娱乐、活动场所,发挥军民和谐的纽带作用。”翁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翁源县高度重视741矿核工业建筑旧址的修缮保护,已在2021年列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接下来将敦促实施单位切实加快预算执行,发挥资金效益,充分挖掘红色革命遗址内涵,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徐颖

编辑 李幔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