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见过比人还高的水稻?
在韶关乳源乳城镇新兴村
巨型水稻农田水产养殖试验基地
真就种出了
最高可长到2.2米的“巨型稻”,
近日迎来了丰收!
“禾下乘凉梦”已成现实
“身高1.9至2.2米,
首次试种,
亩产逾700公斤,
是普通水稻的1.5-2倍。”
新兴村党总支书记黄秋梅
看到丰收景象
喜悦的心情涌上心头。
在“巨型稻”试种基地现场,
稻浪金波涌,谷粒满仓盈,
“禾下乘凉梦”如今变成了现实。
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
农户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穿梭在稻田,
从外到里,一圈接着一圈,
卸下大地厚重的金甲,
饱满圆润的稻谷
从收割机的“水龙头”喷洒而出,
把大卡车的车厢铺得严严实实。
优良“巨型稻”
搭配乳源绝佳环境
该试种基地所在的乳源
位于南岭山脉南麓中段,
是南岭国家公园的核心区,
粤北的重要生态屏障。
因该县有着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等特点,
有利于大米养分积累,
具备高产大米的优势。
“巨型稻”种子则是由中国科学院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博士
及科研团队历经十多年成功培育的品种。
该品种水稻
为了能够固定住2米多高的身体,
“巨型稻”的根系会向土层
深扎30至50多厘米的深度,
粗壮而茂盛的根系,
牢牢抓住土壤,
对于普通的风吹雨刷根本不在话下。
除了产量高,
“巨型稻”的高大还有很多好处!
“巨型稻”在个头长高的同时,
身体韧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它的稻杆不仅粗壮,
且富含纤维素,
这一含量超过普通稻杆的30%。
据黄秋梅介绍,
收割的秸秆可以还田、做青贮饲料、
环保材料、纸浆,活性炭及燃料等,
仅秸秆的亩产值可达600元左右。
目前,以还田为主,提高土壤肥力。
“巨型稻”高大、分蘖力强,
适稀植,茎粗叶茂,
还可为动物提供足够萌凉与栖地,
适合稻田综合种养。
乳源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
地上水稻地里蛙,
水中泥鳅或鱼虾,
上中下三层立体,
青蛙吃水稻虫子,
蛙、鱼吃稻花,
排泄物、剩余饲料等可肥沃水稻,
循环生态。
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
新兴村党总支书记黄秋梅表示,
由于是首次试种经验还不是很足,
加之受前期汛期影响,
实际产量没能达到理想值,
但从目前的产量和农技应用来看,
亩产量趋于稳定。
今年第二季水稻已种下,
预计11月初可以收割。
未来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该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巨型稻”还在试种阶段,
接下来还需进一步观察,
以确保达到稳产稳收的目标。
此外,还需加强农用机械设备改良创新,
以适用于“巨型稻”的全流程作业。
通过党员先锋、乡贤、
致富能手们的勇于探索,
开辟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来源:韶关头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