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没玩够?快来火炬3A级景区“打酱油”!

中山火炬发布
+订阅

暑假眼看过半

听说有很多小朋友还没有玩够

别急

其实在火炬家门口就有一个

国家3A级景区--

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

今年7月份,经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和公示,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已经达到国家3A级景区标准要求,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天火炬哥就带大家浅游一下新晋的这个3A级景区。

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

位于火炬开发区横门水道之畔

这里有厨邦第一大酱油瓶

它虽然属于工业博览馆,但里面布展讲究,很容易把游客带入它所传承的文化中。

一进门就能够感受到博览馆古色古香的味道。整个博览馆分为两个部分:一共四层的酱油文化展厅和厨邦公司的酱油生产厂区。

说到酱油,很多人只知道网络用语“打酱油”,不知道为什么叫打酱油。这个铜像展示了过去打酱油的场景,像打水一样,家长让小朋友自己带着罐子去酱油店打回来。因为每次需要的酱油并不会很多,所以多是让小孩子去做。

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题字:纯制佳酿美味鲜,香山沃土岐江水。现在又有哪道菜和酱油是没有关系的呢?

酱油是中国独特的一种饮食发明,早期是从腌肉中发掘的,后来发现大豆更适合酿制。相对于各种菜式来说,酱油这种调料的历史非常久。在副食品不发达的年代,这种酿制酱料很适合直接配合主食吃。

在这里有很多实物展区,展示过去人们劳动的场景以及传统制作酱油需要用到的工具,非常具有年代感,火炬哥仿佛也一下子穿越到了过去的时代。在这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不由心生敬佩。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酿制酱油都需要温度和阳光,现在酱油制作原理与古时候类似,但都应用了更现代化的工艺。

这几个图展现了酱油酿造的过程,是用一些大豆制品作为原材料经过多次加热、酿造等等,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原始的酱油就会自己出来了。可以看得出,晒制天数不同的酱油色泽也不一样。厨邦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语“晒足180天”就是这么来的。

生产厂房区

博物馆很大,一层一层往上走,走到第四层的时候,就是厨邦公司的企业文化区。

这里能看到科研开发实验室,用来研制酱油的新品种。

这里还能够看到美丽的沿江大晒场,巨大的罐子就是用来晒制原始酱油的,在天气好的时候来江边看看夕阳,这会儿的夕阳映衬着江水,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高度机械化装箱的生产线,只有几个工人,井然有序,装箱后就可以直接拉上卡车运送出去。

体验中心

这里还能品尝到酱油小吃!除了酱料产品,也会有自己的特色:酱油冰淇淋!其实就是用酱油代替糖做成的咸味冰淇淋,独特的口感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火炬哥替大家试过了,它不是“雪糕刺客”,妥妥实力派。

总的来说,厨邦酱油博览馆值得一去,它没有把展品随便堆砌,而是一步一步把人从酱油带入到酱油生产的工业过程中,全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酱油文化历史,是集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科教宣传、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休闲体验馆,也是火炬开发区的一张新名片。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采编:翟斯宇、葛戈、林家裕

美编:高一瑞

责编:赵攀峰、田茂林

执行总编辑:胡红江、戎明星

总编辑:宋文君

编审:李慧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