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西美食,你可能会想到名扬天下的“螺蛳粉”,实际上,广西美食多不胜数。系列纪录片《广西的味道》走进贺州、梧州、南宁、河池、崇左、北海、防城港、玉林等多个城市,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桂系美食字典,本期的胡博士中医,就让我们跟随纪录片的角度,一起领略多样的广西风味,探寻美食背后的养生之道。
01
南宁:老友粉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爆红全国,迅速晋升为美食网红。与螺蛳粉并列为广西三大粉的还有桂林米粉和南宁老友粉。作为南宁的美食名片,老友粉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它的诞生与一段友情有关。一位米粉店老板为了帮友人医治风寒,临时调制了一碗酸辣口味的米粉,老友粉还因此得名。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老友粉以酸辣为基调,风味独特,食之开胃解馋,并有驱除风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作为老友粉的灵魂,酸笋、酸辣椒和豆豉不仅可以去腥,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老友粉咸香鲜辣的特色味道。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02
北海:清蒸蒜蓉沙虫
北海漫长的夏季炎热湿润,使人食欲下降、消化能力减弱,形成了清淡的饮食习惯,清蒸蒜蓉蒸沙虫以其清淡鲜甜的口味成为北海人民的最爱。沙虫口感清脆,蒜蓉的香气让沙虫肉的清甜发挥更加透彻,两者相得益彰,具备一定的营养价值。
中医理论,沙虫味咸,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润肺、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泄泻,贫血,水肿。中医认为,咸味软坚、散结、泻下、补益阴血的作用。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的功效。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03
崇左:甘蔗炖羊肉
位于广西的边境城市崇左,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约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糖都”。在崇左,甘蔗与羊肉可谓最佳拍档。
羊肉滋补,甘蔗辅佐羊肉的鲜美,糖分在调节菜品味道的同时,自身的膳食纤维也在吸附其中的油脂和盐分,具备一定的滋补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甘蔗性寒、味甘。可消热,生津,下气,润燥。治热病津伤,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并解酒毒。《本草再新》:"和中清火,平肝健脾,生津止渴,治吐泻、疟、痢,解疮火诸毒。"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经、胃经。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效。可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疼,寒疝,中虚反胃。
04
梧州:龟苓膏
龟苓膏是梧州的传统药膳,主要为龟壳、土茯苓,再配以金银花、甘草、白芷、灵芝等药物精炼而成。
中医理论认为,龟壳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的功效。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土茯苓性平、味甘淡。能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龟苓膏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咸宜。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养颜提神等功效,因此备受喜爱。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