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产业链之旅|园区有新貌 振兴新图景②

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一粥一饭,关系着百姓幸福。

从一颗稻种孕育生长到颗粒归仓、再到市民餐桌,五华县如何种好一粒米,如何保障农民的收益,又如何串起产业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五华丝苗米的产业链之旅。

作为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东省产粮大县,五华县全面推进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在规模扩大、设施完善、品牌建设、产业融合、联农带农等方面齐头并进,推动丝苗米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五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目前,五华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达31万多亩(两造),年产量10万多吨。到去年底,五华县丝苗米产业总产值达14亿元,带动农户发展丝苗米种植超3万人,联农带农成效日益明显。

目前,五华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达31万多亩(两造)。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目前,五华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达31万多亩(两造)。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在田间

水稻种植组CP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清晨,在横陂镇叶湖村的稻虾孵化基地,李素偌熟练地撒网捞虾,观察记录虾苗的长势。这是这位新农人每天起床后必做的第一件事。

如果不刻意提起,谁能想象眼前这位驾轻就熟的新农人,原本是位商人,在农业领域还是门外汉,为何弃商从农?

“‘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我向往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农业产业的新发展,又能联想到农户一地双收的喜悦。”李素偌坦言,作为五华人也想为家乡做点事情。

说干就干,在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扶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李素偌毅然将生意交由他人管理,自己则回到五华扎根乡村。与农户合作实施“稻虾共作”,将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种养模式,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罗氏沼虾,实现一田双收。

梅林镇福新村竹新自然村是五华县“稻虾共作”的首个试点,福新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巽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据梅林镇的自然气候条件,每年5—10月可以实施至少3批稻虾共作,仅是养出的虾就能帮助农户每年增收6000元至9000元。

“这还没有算上大米的价格。虾稻米品质好,价格比普通大米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荒地得到复耕。”李巽安说,群众了解相关情况后更愿意进行撂荒地的复耕复种。

截至今年6月,五华县“稻虾共作”面积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1325亩,共建成10个基地,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1200多亩。“预计今年底‘稻虾共作’规模达到2000亩,可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李素偌说。

谈及水稻种植也能组CP,当地群众直呼,“没想到水稻还能这么种!”

今年5月19日,五华县转水镇流洞村正式启动“稻鱼共生”试验基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吴家凯表示,“稻鱼共生”这一产业资金投入不大、技术要求不高、收益可观,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如今行走在五华县广袤的乡村,“稻虾共作”“稻鱼共作”“烟稻轮作”等模式出现在了农户视野里。

一田双收种养模式,是五华县种植水稻的一次创新探索。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不少山区城市的写照,五华县也如此。面对“巴掌田”,一方面不具备连片大面积耕种的条件,另一方面不少农户认为种地费时费力,收益还不高,宁愿到外地务工。

那要如何有效解决撂荒地问题,保障粮食生产?这个时候,一田双收种养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可能。

李素偌介绍,“稻虾共作”的稻田面积以5亩一块为宜,而五华县被撂荒耕地绝大部分可通过挖掘机运作,连片修整成5亩稻田,具备打造“稻虾共作”的土地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鱼虾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可以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而且排出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形成良好的生态链,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可以说五华县正走出了一田双收的新“稻”路。

进园区

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稻米全产业链

“广东丝苗米‘19香’在五华县创高产纪录。”听到专家的结论,种了几十年水稻的钟作辉满脸笑意。

前不久,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来到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对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实施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测产,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干谷587.09公斤,超出专家预期。

在龙村镇湖中村,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早稻。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在龙村镇湖中村,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早稻。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湘如介绍,本次连片示范种植的是优质稻品种19香。该品种结实率高,穗粒饱满,“产量每亩可增加300斤,增效达600元以上。”唐湘如说。

“专家说这么优质的丝苗米价格可以卖高些,加上增产部分,综合算下来每亩能够增收好几百元。”钟作辉说,通过选择良种、改进种植技术,他家的丝苗米基地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随着丝苗米产业园建设推进,他此前较担心的丝苗米加工、销售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驱车前往河东工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已基本完工,新厂房拔地而起。厂房内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及深加工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工人们正紧张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丝苗米产业园厂房内,大米加工生产线正在运作。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丝苗米产业园厂房内,大米加工生产线正在运作。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元杰告诉记者,产业园投入使用后,将集丝苗米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国际贸易等功能于一体,并规划了具有教育、培训、成果展示、农耕文化展示等功能的30亩面积展示厅,全力打造丝苗米全产业链。

据了解,五华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广东2020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涉及该县5个镇、6家企业,总投资2亿多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地方财政统筹配套资金5050万元、企业自筹投入资金1亿多元。

在建设过程中,五华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丝苗米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同时,该县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加大研发力度,辐射带动全县丝苗米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就是要在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营销’,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助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专班负责人温寿聪说。

截至去年底,五华县丝苗米产业总产值达14亿元,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其周边地区农户超3万人发展丝苗米种植。

上餐桌

建设深加工生产线  提升丝苗米附加值

种植大户万汉权一早就电话响不停,都是丝苗米的订购电话。“不少顾客慕名来下单,说明我们五华的丝苗米好!”万汉权笑着。

盛夏时节,早稻迎来收割季。在五华县乡村田野,大片稻田泛起金黄,饱满的谷粒压弯了稻穗;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稻、脱粒,再送到路边打包……待稻谷烘干后便可归仓了。

好山好水育好稻,五华地处粤东丘陵地带,拥有70%富硒优质土壤,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广东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岭南优质稻米传统产区,这些资源优势为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五华盛产的丝苗米,米粒具有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等特点。”万汉权说,用五华丝苗米制作的米粉、甜粄等食品,品质口感也有所不同。

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了米粉、米糕(糕点)、米线、河粉等深加工生产线,提升丝苗米的附加值。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了米粉、米糕(糕点)、米线、河粉等深加工生产线,提升丝苗米的附加值。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因此,除传统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外,五华丝苗米产业园还建设了米粉、米糕(糕点)、米线、河粉等深加工生产线,提升丝苗米的附加值。

走进五华县技工学校设立的梅州五华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展示馆,琳琅满目的美食介绍让人应接不暇。在“客家粄”这一板块,以假乱真的各类客家粄道具,让人垂涎欲滴。

“粄”之于五华人,是儿时的母亲手艺的味道,是萦留于口的家常美味。

“客家粄涵盖的种类不断增多,大部分是用大米做的,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级中式面点师古肖辉做粄已有17年的经验,他认为原材料是制作客家粄的关键,因此丝苗米的品质很重要。

走进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碾粉、搅拌、成形、蒸熟……通过一系列流程,一个个精致而散发着浓郁香味的客家粄新鲜出炉。

“目前,一条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3600个客家粄,进一步提高了丝苗米附加值。”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古肖辉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注册商标、规范各种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等,把五华各类粄食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助力五华丝苗米产业发展。

“打造绿色优质丝苗米全产业链,提高丝苗米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根本目的。”温寿聪介绍,优质的丝苗米是制作五华酿粄、甜粄、发粄、大布七月七药粄等的原材料,五华当前正在结合“一粒米”衍生出的粄食文化,深挖拓展“一粒米”带出来的大市场。

■一线实践

合伙开荒地 “一地生三金”

盛夏时节,黎洞村的水稻迎来收割季,收割机来回穿梭,空气中飘满稻花香。随着一车车割好的稻穗运送到丝苗米加工厂房,合作社的村民们开始忙碌了起来。

黎洞村打造丝苗米加工厂房,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黎洞村打造丝苗米加工厂房,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看着稻谷放进碾米机,一粒粒白胖胖的大米脱壳而出,黎洞村村民张庆友心里乐开了花。

“变化太快了。年初还是荒地,现在已经是丰收了,还新建了加工厂房,农业机械设备逐步购置。”张庆友说,他当了一辈子农民,最见不得荒地,最喜欢看到丰收。

黎洞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发高兴地告诉记者,合作社新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解决撂荒复耕地稻谷收割后的晾晒难题,为撂荒复耕地的收割解决后顾之忧。

就在半年前,村里还有近600亩的荒地。多数田地由于年久失耕,复耕复垦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让人望而止步。

撂荒土地看着令人心疼,但谁来开荒,资金从哪来,开好了谁来种,种了卖得出去吗?这些问题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为了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五华县不断创新思路举措。特别是自五华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创建以来,该县大力流转撂荒水田进行集约承包复耕复种,让不少曾经的撂荒地重获新生,五华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也持续扩大。

黎洞村党支部和村民则想出了合伙开荒的主意,这是五华县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利用的一个生动写照。

“我印象很深,去年1月23日,那天还下着大雨。我们召开了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专门讲整治撂荒地这件事。”张爱发说,我们和村民讲解了复耕政策,让大家把撂荒土地先免费让出来,采取“合作社+股份制”的模式进行荒地复耕,用来专门种植丝苗米。

让张爱发没想到的是,当天就有不少村民参股,张庆友便是其中一位。“我当时立马表示支持,还和村支书说要当第一个参股人。”张庆友第一时间出资1万元认购了10股。

据介绍,这些荒地收集起来后,由村里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统一规划。同时,通过发行1500股、每股1000元的股份,解决撂荒地整治的启动资金和持续耕种问题。“股东每年将根据收益获得相应分红,田地产出的粮食还将按照成本价优先按需供应给股东和村民。”张爱发说。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合作社种植丝苗米产业,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打造“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三金”模式,逐步带动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与到种植养殖产业中,实现了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

“我们守住‘米袋子’的同时,还积极打造‘黎洞村丝苗米’品牌。同时还注重发掘丝苗米的综合效益,通过制作客家酿酒等方式,高效利用稻谷的价值。”张爱发说,黎洞村将通过建设农庄、成品展示厅、民宿等地,逐步带动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与到种植养殖以及其他产业中,串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实现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

原标题:

一粒米的产业链之旅

至去年底五华县丝苗米产业总产值14亿元,带动农户种植超3万人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张炳锋

编辑 罗蔚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