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游山玩水、消暑降温、放松身心,简直完美~但对吃货们来说,美食才是正经事~
在高要,与河鲜的美味邂逅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缓缓流淌的西江孕育了一河两岸的文明,高要位于西江边上,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我们拥有丰厚的水产品渔获,也让西江河鲜成为一道本地的特色名菜,一直以来,西江河鲜就是靠“天生丽质”征服了无数吃货。
踏入夏季,是西江河鲜最鲜甜肥美的季节,黄沙蚬、西江骨、西江河虾西江边鱼、和顺鱼......一大波生猛河鲜来袭~
今天,请你准备好256G的胃,跟上小编脚步,一起出发,来“点”餐西江河鲜“叹”下啦~
鲜
■ 竹笼蒸西江河虾
生猛活泼、是西江虾最大的特点。煮熟后西江河虾吃起来肉质鲜嫩、紧而不涩,味道鲜甜且带清香。
↓ 点图,上菜 ↓
想要保持河虾的鲜甜,当然要取其自然,不加任何雕饰,采用笼蒸或白灼的做法,生虾上笼清蒸3分钟即可上桌,颜色呈橙红色,肉质紧致爽口,直接剥壳食用或拌以蒜蓉豉油,都别有一番风味。
鲜
■ 豉汁西江骨
西江骨,学名斑点叉尾鮰,它全身无鳞,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价值高。超过1000克体重的西江骨,由于成体更大,肉质不但鲜嫩,口感会更结实,爽口弹牙。
↓ 点图,上菜 ↓
将西江骨切段,以“盘龙”形状上盘,再佐之以豉汁、豆豉、姜蒜调味,确保每个部位都均匀入味,大火蒸5至7分钟,鱼肉嫩滑鲜甜、入口即化,再搭配浓香的豉汁味,吃过都“翻寻味”~
鲜
■ 清蒸西江黄沙蚬
西江黄沙蚬是产自西江中的一种贝壳,它不仅色白质脆且色泽光亮肉质肥美,口味清甜,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着“西江鲍鱼”的美誉。
↓ 点图,上菜 ↓
“清蒸西江黄沙蚬”好吃的关键在于生熟蒜蓉,把生熟蒜蓉、辣椒、油盐与黄沙蚬拌匀,盖上盖子大火蒸7分钟,开壳后,再浇上一圈“包尾油”,便可上菜。
做法看起来简单,但每一颗“张嘴”的黄沙蚬都吸收了调料精华,能将黄沙蚬的鲜味发挥到极致,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鲜
■ 油盐蒸和顺
和顺鱼俗称“拗颈”鱼,也是西江的“明星鱼”,是淡水鱼中的上品。西江和顺鱼,条条硕大肥美,每条有两、三斤重。
↓ 点图,上菜 ↓
想要品尝到和顺鱼的美味,那就用最原始油盐清蒸手法。用盐均匀涂抹鱼的全身,简单腌3分钟后,大火蒸5分钟,起锅前淋上滚烫的花生油,进而激发鱼的香气。和顺鱼入口鲜甜嫩滑,没有一丝丝鱼腥味,老少皆宜。鲜甜的鱼肉蘸着盐的一抹淡咸,甜咸的搭配,将和顺鱼的鲜发挥到极致,令人欲罢不能。
鲜
■ 油盐蒸西江边鱼
西江边鱼学名广东鲂(俗称花边、大眼边),是西江特有的名优鱼类,脂肪含量较高,鱼肉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做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
↓ 点图,上菜 ↓
清蒸是最能检验河鲜的做法,最大程度呈现出河鲜的鲜嫩爽滑,保留河鲜的原汁原味。边鱼鱼身宽阔,银白色的鱼鳞闪闪烁烁,雪花白一样的鱼肉,佐以油盐,鲜嫩的鱼肉,能让舌尖上的味蕾为之一振。
鲜
■ 蒜蓉粉丝蒸河蚌
西江的野生河蚌比成人的手掌还要大,要用两只手才能捧起来。墨绿色的蚌壳,内部颜色光亮,内含着“珍珠”肉。
↓ 点图,上菜 ↓
开壳之后的蚌肉,先切成块状,简单灼水,再配以蒜蓉粉丝蒸,着实将河蚌的鲜甜之味调了个十足,河蚌的独特味道被充分激发。
看到这里,小编相信你已经蠢蠢欲动啦,那还等什么?快来高要,尝一次地道西江河鲜吧,
小编已为大家准备了吃河鲜的好去处!一定会让你的味蕾“沦陷”~
就在江口河鲜美食街,这条街位于南岸街道江口社区,阅江大桥西侧,距离肇庆城区一江之隔,只需1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
目前拥有18家河鲜餐厅,错落分布在长约900米的沿江街区内。以西江生产的西江毛蟹、和顺鱼、边鱼、笋壳鱼、黄沙蚬、河蚌等河鲜为主,再经过江口疍家人的独特烹煮方式,形成了江口河虾、江口鸡煲蟹、江口疍家糕、江口蒸白鳝等几十中特色疍家河鲜菜,可谓是远近闻名,是不可多得赏江景、啖河鲜的热门“打卡点”。
还在等什么?
快来赴一场美食与味蕾的完美邂逅吧~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汤子莹 黄绮雯
编辑:黄绮雯 汤子莹
二审:李一双
三审:王雄伟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