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计划”推动社区肝癌早筛,减少乙肝感染不良结局

南方医plus
+订阅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肝炎健康你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团队,发布了世界肝炎日宣传海报和科普动画,号召公众积极主动筛查乙肝,定期体检了解肝脏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治疗,早筛早治防肝癌。

据了解,由南方医院牵头开展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彩虹计划”肝癌早筛项目,正在全国1000家医院面向100万慢性肝病患者开展肝癌筛查,目前已收集11家医院、154951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一期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工作,旨在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肝癌筛查管理模式。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专家团队呼吁公众重视肝炎防治。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专家团队呼吁公众重视肝炎防治。

乙肝-肝癌“三筛而后管”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国约有8600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简称乙肝),其中仅有20%被诊断出来,而接受治疗的仅有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800万例。

慢性肝炎是隐形杀手,感染者可持续多年没有症状,直到出现肝硬化和肝癌。在广东,肝细胞癌患者约有90%与乙肝病毒感染(单纯或合并丙肝感染)有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侯金林教授指出,针对“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发展“三部曲”,进行“三筛而后管”,总体目标是减少乙肝感染,预防减少肝脏疾病进展,降低乙肝感染特异性的死亡率。

为此,旨在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管理模式的“彩虹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计划在全国1000家医疗机构管理100万肝癌高危人群,推动肝癌早筛早诊。目前,项目已收集11家医院、总计154951例患者,进入一期数据回顾性分析工作,并作为肝癌筛查手段写入《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及《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据介绍,肝癌早筛“金字塔”管理模式主要针对肝癌高危人群开展分层干预。最大基数的“塔底”,是在社区普及乙肝筛查、肝脏健康检查,对于2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指血快筛HBsAg(乙肝表面抗原)/HCV(丙肝病毒感染)+FS(肝纤维化扫描检测)+超声检查;在“塔腰”,对于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脂肪肝等慢性肝病患者,开展aMAP评分,识别肝癌高风险人群进行干预;在“塔尖”,开展生物学、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识别肝癌极高风险人群,予密切随访,提高肝癌早诊率。

“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管理模式。

“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管理模式。

其中,aMAP评分是由侯金林教授团队基于全球慢性肝病大队列(11个前瞻性队列17374名病例)创建的肝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患者输入年龄、性别、白蛋白-总胆红素及血小板五项指标,可准确预测肝癌发生风险。

肝癌风险评估工具(aMAP评分)-肝癌发生风险示意图。

肝癌风险评估工具(aMAP评分)-肝癌发生风险示意图。

早期肝癌诊断率提高到81%

那么,肝癌早筛管理模式如何真正落地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郭亚兵教授认为,肝癌筛查从肝炎着手,重点在于高危人群的发现和干预,实现乙肝及相关肝癌的全程管理。应由政府主导,以社区健康小屋为载体,持续开展肝病健康宣教和慢性肝病/肝癌筛查服务。

据了解,“彩虹计划”在广州南方医院、深圳南方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综合试点,并在广州白云区同和街社区、黄埔区红山街道社区创建医联体社区管理模式。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基地试点已有两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形成“医院-社区”慢性肝病筛查早诊流程和管理经验。

研究提示,aMAP评分可作为基层医院慢性肝病肝癌筛查管理的简便工具;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约有18%的肝癌超高危人群,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慢性肝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风险,应加强肝癌高风险人群随访,从而提高肝癌早诊率、降低死亡率。

郭亚兵教授介绍,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首要病因。中国肝癌患者约七成初诊时为中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仅14.1%。“彩虹计划”队列数据分析显示,在肝癌早筛早治干预下,早期肝癌(0期-A期)的诊断率从30%提高到81%,成效明显。

加强农村人群肝病筛查

据了解,南方医院以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感染内科骆抗先教授为核心组建的工作团队,联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8年以来还先后在阳山县范村、化州谢白村、梅县区益昌村试点,开展农村贫困地区人群慢性乙肝筛查、治疗和随访项目。同时开展乙肝科普宣教,并对基层医生进行规范化的乙肝诊疗知识和筛查技术流程培训。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目标人群筛查6300余人,管理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700余人,探索了一套乙肝医防结合早查早治和管理的模式。

而今,“乙肝-肝癌”三级预防网络路径清晰。郭亚兵教授表示,一级预防是母婴阻断,通过“母亲抗病毒治疗+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双管齐下,避免新生儿感染乙肝;二级预防是肝炎-肝硬化的早诊早治,通过医院-社区早筛和管理,阻断肝病进展;三级预防是肝癌筛查早诊早治,通过多学科MDT诊疗,加强病患随访管理,减少疾病负担。

【记者】江玲

【通讯员】凌伟明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