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32处,同时公布的还有3处与现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其中,珠海共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上榜,分别为会同祠与云飞楼、财星阁。
在新公布的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古文化遗址3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37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达88处。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达887处。此次公布的与现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则包括古建筑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处。
财星阁
财星阁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大濠涌村,建于1922年,为多层防匪、防盗的碉楼。碉楼坐北向南,原为土木结构,1988年重修时将木楼板、木楼梯更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由门楼、围墙及碉楼组成,占地面积约155平方米。一至五层四壁共分设25个射击孔。大濠涌村西北面、财星阁与虎跳门水道之间还有一条发育于虎跳门水道的支流,宽约12m。
财星阁。
财星阁碉楼是岭南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和居住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该碉楼是珠海市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和最高的碉楼,其建筑形制和传统夯土技术之高,堪称可同开平同类型碉楼相媲美。具有典型地域性建筑和传统夯土营造技艺的研究价值。另外它外围还有虎跳门水道和该水道支流,对大濠涌村有多重防御的作用,财星阁在选址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同祠与云飞楼
会同村地处珠海市凤凰山脉北部,碉楼与祠堂相依而建,“三街八巷”互相垂直交错,被认为是珠海保存最完好的近代村落。会同祠及古建筑群包含:莫氏大宗祠、会同祠、调梅祠、南北碉楼、南北闸门。会同祠及古建筑群位于村落西部,会同村北面村口的北闸门、会同街3号调梅祠、会同街4号会同祠、会同街5号北碉楼、会同街6号莫氏大宗祠、一巷1号南碉楼、会同村南面村口南闸门等七座单体建筑,自北向南,线性分布。
会同祠。
会同祠及古建筑群始建时间可追溯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现已成为研究珠海地区祠堂文化、岭南村落营建特别是村落防御体系建设和莫氏家族历史的重要文化遗存。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